文 | 十二妖音
在《三国演义》中,马腾被刻画成十足地忠臣形象。董卓乱政时起兵应诏,为十八路诸侯之一;后马腾又受献帝诏,讨伐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部;曹操迁都后,马腾更是入朝参与了‘衣带诏’。最后被曹操假诏诱入京,惨遭杀害,导致马超起兵反叛。
然而演义小说是以‘尊刘抑曹’为写作中心,而马腾之子马超又被刘备尊为五虎上将之一,故而作者在树立马腾形象时,刻意取消了诸多的负面因素……
据《资治通鉴》中载,“中平元年(184)十一月,北地先零羌及罕、河关群盗反,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徵。诱劫金城人边章、韩遂,使专任军政,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朝廷派遣张温、董卓平叛未果。
中平三年(186)冬,朝廷召张温还京,韩遂乃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拥兵十馀万,进围陇西,太守李相如叛,与遂连和……”
中平四年(187年),耿鄙接任凉州刺史后,征调凉州六郡兵马讨伐叛军,马腾应征入伍,被任命为军从事,后多有战功,升为军司马。
马腾以凉州叛乱获得晋身之资,反而与叛军同流合污、沆瀣一气。据载,陇西太守李相如与韩遂连和,共杀凉州刺史耿鄙。而马腾亦拥兵反叛,又有汉阳王国,自号“合众将军”,皆与韩遂合,共推王国为主,悉令领其众,寇掠三辅。
中平六年(189),王国被朝廷派来的军队击败,马腾、韩遂等人于是废掉王国,又劫持阎忠为主帅……不久阎忠病死,马腾、韩遂等人开始相互争权。
从时间上来看,联军讨伐董卓之时,马腾正与韩遂等人打得不可开交,又哪有时间参与伐董之战。
且据《三国志·马超传》载,“初平三年(192),遂、腾率众诣长安。”时董卓已故,李傕、郭汜专权,马腾不可能受献帝诏而来。而是欲趁董卓已死之机,袭取长安,即使未果亦可谋求政治利益。果然李傕等人并不想与其鱼死网破,遣旨拜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马腾为征西将军,屯于郿。
简而言之,马腾与李傕、郭汜之流,不过是一丘之貉。
而马腾之所以会去攻击李傕完全是因私怨而起,与‘忠诚’、‘正义’毫不相干……
《资治通鉴》载,“兴平元年(194),马腾有私事求于李傕,未得应允,遂率兵相攻。献帝遣使劝解,未见成功。后韩遂率兵而来与马腾联合,共击李傕。朝臣种邵、马宇、刘范等人亦不过顺势与马腾结为内应,后因败露逃奔槐里。李傕又使樊稠、郭汜及侄子李利出击,马腾、韩遂败走,退回凉州。”
不过马腾并未就此放弃心中的野心。《三国志·马超传》裴松之引注《典略》中载,“兴平二年(195),马腾借口上表军队补给不足,请求就谷于池阳。就其地理位置而言,池阳距长安已是近在咫尺。马腾率军改屯长平岸头,却被将领王承率兵偷袭败走。”
而所谓的‘衣带诏’事件,与马腾并无关联。
时关中十几股军阀割据,以马腾、韩遂势力最强。据《三国志·钟繇传》中载,“建安四年(199)曹操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繇至长安,移书马腾等人,为陈祸福,马腾遂遣子入侍。”
至此马腾归附曹操帐下,并多次助曹操御敌。《三国志·张既传》中云,建安七年(202),袁尚拒曹操於黎阳,遣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及匈奴单于取平阳……而马腾遣子超将兵万馀人,助曹操大破敌军。后高干复举并州反,河内张晟众万余人寇崤、渑间,河东卫固、弘农张琰各起兵以应之。马腾再次出兵助曹操破之。
种种迹象表明,马腾并无心汉室,反而更加倾向曹操……
《三国志·马超传》载,“马腾与韩遂不和,求还京畿。於是徵为卫尉,以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而《三国志·张既传》亦曰,“太祖将征荆州,而腾等分据关中。太祖复遣既喻腾等,令释部曲求还……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表腾为卫尉,其子马超为将军,统其众。”
虽有韩遂的外部压力,然而马腾主动归顺曹操却是事实;而曹操因马腾的多次出兵相助,亦待之以诚,不曾有谋害之心。
即使不对照史实,演义小说之言亦是不符合逻辑。因为将马腾诱入京师杀害之举,除却逼反马超之外,曹操没有任何利益所得。
据《资治通鉴》中载,“建安十六年(211),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部皆反,其众十万,屯据潼关……建安十七年(212)五月,曹操因马超起兵之事诛杀马腾,夷其三族。”
故而马腾之死,完全是马超狼子野心,反叛在先所致……
关灵净妖 音化魂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