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篇 全身光鲜
看到了熟悉的广告,窃喜。过去的4、5篇因为文化隔阂并不太能理解麦克卢汉的题中之义,如果他是以蝙蝠侠、美国队长等这类比较熟悉的漫画形象来阐述观点,我大概能明白一些。
今天是一则梅西百货的广告:梅西百货的小分店复活了1968年的披肩。根据19世纪的实物复制。
1
盖博在《一夜风流》中裸体出镜,激起内衣制造商的抗议,可见好莱坞电影生产与纺织品商人的关系是何等密切。
从可口可乐第一次在电影中植入产品开始,人们就发现了影视作品在带货方面的能力,极端情况是《变形金刚4》中伊利牛奶的拙劣植入。
如果要问人们为什么会对电影中出现的物品感兴趣,最简单的解释是模仿律:我们天然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如果那个人让我们产生代入感,那就更好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展示行为到产生模仿行为是广告最简洁有效的套路。
2、时尚即套路
后来我才知道,流行时尚某种程度上是在金字塔尖的时尚圈子制定出来的,然后通过媒介把这一信息传播出去,引发大众流行。
时尚变化过程是与工业联系在一起的。
这个变化就是和现代印刷机的出现匹配的。印刷机把一切文化,一切时代组成一幅拼贴画,每日一变。从一个角度看,盛装时尚的展示,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全球社会的预演,他正在诞生于一切现行文化的毁灭中。
其实就是信息流动的加速,地球变成地球村,信息加速一方面更容易引起流行,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毁灭已有的流行。其兴也忽,其亡也速。
麦克卢汉先生还举了两个领域的例子:现代艺术家淹没在一切时代与地域的艺术风格之中,他被迫不去谋求风格,而是深入到艺术功能与机制的精华之中。所以有杜尚。
同样的议程也强加在政治思想与社会思想之上。
怎么应对这样的信息环境?
麦克卢汉的方案是拒绝内容与题材的时尚意识,不受其干扰,而是直接利用艺术原理本身的普遍形式。如果用这种方法来比喻政治策略,那就是不理会任何民族和局部的时间陷阱,以捕捉人类责任与共性的基本形态。
忘掉流行,抓住本质。
很多人学习喜欢抓新的东西,新的营销手段,新的营销名词知道了,很开心,没有抓住本质,一辈子随波逐流。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