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一把手的道之标杆(《论语》雍也

作者: 白痴老猫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20:30 被阅读5次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第18节。又是很有名的一节,特别是那个"文质彬彬"的成语,后还延伸出一个"彬彬有礼"来。

    文质兼备,这样才称得上"彬彬"两字。不然: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多文少则粗野,文多质少又虚浮。

    彬彬代表什么,彬彬代表有礼,所以叫彬彬有礼。这个礼是现代意义上礼貌的礼吗?显然不是!这个礼就应该是礼乐的礼,礼制的礼,齐之以礼的礼,仁义礼治的礼。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有懂得礼制,修得仁义,然后才能出仕为官,成为君之臣子。大小干部,都在君子之列,当然也包括其中各大小等级的一把手。

    孔老夫子为一把手的道树立了一个标杆:文质彬彬。只有做到了文质彬彬,才是一个在思想、品德上过硬的一把手。

    我们用"彬彬有礼"来武断"文质彬彬"的含义,是否有曲解之嫌?"彬彬"是指有礼,那么"文"与"质"又是什么?

    质是质朴,本质,最初最原始的那种,先天就有的。文是后天学来的。其实在《论语》学而篇中就有一节,很好地说明这个质与文的关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个孩童,从孝弟这种本能的亲情出发,渐渐把这种亲人间的爱心,扩展到族人,扩展到大众。亲情爱心转为仁爱之心,这样成为习惯后,则可以学文。

    学什么文?一种前人已经规范化、制度化、文字化的仁爱要求。什么是文?文是所有有关于礼乐仁义的知识。

    仅有自发的仁爱亲情而不修习礼乐,就显得粗野;而修习有精深的礼乐,却有缺失了原始的亲情爱心,就变得虚假浮夸。只有在自发的亲情仁爱的基础上,又修学有精深的仁义礼乐,唯有如此才能出仕为官,成为君之臣子。

    文质彬彬既是成为君子的基本要求,也是孔老夫子心中一把手之道的基本标准。一把手的道之标杆——文质彬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41、一把手的道之标杆(《论语》雍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dq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