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这位让许多男子都自叹不如的宋代第一才女,以自己细腻婉约的文字写尽了相思的悲歌,同时也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道出了国难当头时的悲壮。
如果非要在宋代词坛上找出一位勉强可以与之相媲美的才女,那我首推朱淑真。从个人感情上来讲,我很喜欢朱淑真,大概是她的遭遇让我更心疼吧。
朱淑真所嫁非偶,而李清照却拥有着琴瑟和鸣的婚姻生活;朱淑真的人生是苍白的,而李清照的人生是完整的,虽然完整中有苦难,但总比漫长的一生中都郁郁寡欢要好得多。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生于1084年,卒于约1155年,词集为《漱玉词》。
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词人,号幽栖居士,生于约1135年,卒于约1180年,词集为《断肠词》。
这世上既有温馨的爱,就有绝世的孤单
一个是书香门第的闺秀,一个是官宦之家的公子。一个从小就饱受诗书的熏陶,才情外露;一个同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热衷于收藏金石古籍。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缘分,可以说是在最好的年华里遇见了最好的你。
关于两人婚姻生活最美满的桥段,就是那著名的“赌书泼茶”了,这也是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自爆的闺房趣事。当然,下面这首《丑奴儿》也是夫妻二人恩爱甜蜜的写照。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试想在那有风有雨的夜晚,一个曼妙的女子对着菱花镜施好淡淡的妆,她身上薄如蝉翼的衣裳衬着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在阵阵幽香里,她含情含笑地问她的丈夫,今晚纱帐里的枕席一定很凉吧?
一首纤巧的词,将一个与心上人共度良宵的幸福小女子刻画得如此生动,那正是李清照真实而美好的人生。
我不知道,在如此温馨圆满的意境里,接下来讲朱淑真的这首词会不会大煞风景,但那也是朱淑真不得不去面对的生活。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这是她的《减字木兰花·春怨》,起笔就一连五个“独”字,让我们眼前立刻出现了一个孤独的人。这个人黯然神伤,心碎异常,尚未褪尽的春寒不仅让她感觉到身体上的凉意,也招惹出她心里更多的愁绪。
那么她为什么而愁呢?又为了什么而怨?这得从她不幸福的婚姻说起。
这位才貌出众的姑娘,并没有嫁得如意夫婿,她与丈夫之间没有爱情,更没有共同语言。或许对于大多数古代女子来说,有没有这些并不重要,只要安稳地生儿育女,平静度日就好了。然而属于才女的梦幻与感性,让朱淑真在乏味的婚姻生活里倍感苦恼,甚至绝望。所以,她倾注于词中的感情才这般强烈与凄苦。
两段截然不同的婚姻际遇,让我们看到了两首风情各异的词。同为有才情的女子,命运却让她们遇见了不同的人,经历了不同的生活,有人在暖暖地享受着爱情,有人在冷冷地感受着孤单。
一样的幽愁与寂寞,却有着不一样的期待
漫长岁月里,如果从未品尝过思念的滋味,是一种遗憾;滚滚红尘中,如果从未体验过愁绪的侵袭,亦不完整。
为什么我说李清照的人生是完整的,因为她有过无忧无虑,“却把青梅嗅”的少女时代;也有过孤身一人,“凄凄惨惨戚戚”的晚年时光;有过卿卿我我,“笑语檀郎”的蜜月之甜;也有过两地相思,“人比黄花瘦”的分离之苦。
她在《醉花阴》中这样写道: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彼时正是重阳节,赵明诚身在远方,李清照一个人留在家里,心底莫名地生出无数愁绪,就那样静静地看着香炉里冒出的青烟出神。深秋时分,更深露重,夜风愈凉。下午的时候,她独自赏菊饮酒,连衣袖上都带了幽幽的香。而此时此刻,珠帘被西风卷起,帘内的人因为思念似乎比菊花还瘦了。
据说这首相思的“情书”寄到赵明诚手上时,他是既欢喜又不服气。所以自己闭门谢客,忙了三天,写出五十首词,并将妻子的《醉花阴》夹杂在这些作品中,找了一位朋友来品评。朋友玩味良久后告诉他,只三句最佳。明诚问哪三句。对方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下他算是彻底服了,而心底也必有得意,如此才女,竟是他的爱妻。
诚然,赵明诚没妻子才华好,没妻子名气大,但他却给了一个才女恣意生长的土壤,也给了她爱与牵挂,甚至相思的落笔点。
相比较而言,朱淑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她写的词,估计丈夫不但看不懂,而且也不屑于看吧。她那个身为官府小吏的夫君,脑子里想的大多是怎样升官发财,何时体恤过妻子的多愁善感呢?每每思及这些,她心里总塞满了说不出的凄楚。
那是一个冬末春初的夜晚,她形单影只地漫步在一座小桥上,寒意侵袭着她的身体,连心儿也感觉到了凉意。她听着桥下的溪水声,望着月下那枝寒梅,情思百结,感慨万千。
于是,回去后她写了这样一首《菩萨蛮》: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干,夜深花正寒。”
冬天里的梅花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也呼应着没有得到过爱情春天的她。所以,她怜惜梅花,只是花儿不懂人心罢了,她的消瘦无人见,也无人怜。
同样是写花,朱淑真的梅,李清照的菊,里面都寄托了她们的幽愁与寂寞,然而,李清照的人生里有“寂寞可诉,相思可递”的人,朱淑真却只能“独自倚栏干”,欲寄愁思无处寄,孤影对花花不语。
互换人生,她们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吗
说实话,在这两位女词人里,我欣赏李清照,但更疼惜朱淑真,虽然她是问题女作家,写了不少香艳的词,甚至被人诟病生活不检点,但我想,若是理解了朱淑真心底的痛与愁、寂寞与绝望,可能人们会对她温柔以待一些吧。
以她的才情,是配得起与才子词人琴瑟和鸣的,但命运却偏偏给了她一份心灵无法交汇的感情。如果真能有一个想像中的爱人该多好,她那些婉丽的词句就可以写给梦中的他了。他们对坐抚卷,传词唱和,赌书泼茶……纵然是夜深花正寒,却有人披衣添罗衫。
有些东西是性格决定的,有些东西受命运的影响,最近我常常想,如果李清照与朱淑真互换人生,那又会怎么样呢?
朱淑真会得到内心的满足与幸福吗?会变得娇憨俏皮、无忧无虑吗?会像李清照那样写出“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的小女儿情致吗?
而对于互换过人生之后的李清照,其实我最关心的是,她会不会与那个没有感情的官府小吏离婚呢?
虽然李清照写过不少婉约词,但她骨子里是有豪放因子的,绝对是个勇敢的女人。她有首诗中写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可见其内心真不是柔弱的。
赵明诚死后,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再婚,嫁给了张汝舟。后来她发现这个男人娶她的真实目的,只不过是想将她多年来积累的藏品据为己有。他根本不爱她,当他发现她身上根本没多少家当时,他对她更不好了。于是,悲愤交加的李清照跑到官府去揭发了张汝舟贪污等行为,并提出了离婚。为此,她还差点被判刑,好在有朋友相助,她在狱中只呆了几天。
曾经在看这样的记载时,我真是佩服起李清照来了,身处古代社会,此女勇气可嘉啊。试想如果她意识到自己所嫁非偶,会不会毅然地做出惊人之举呢?然后去大胆地追寻一份真正的爱情?
不过,一切都是假设,她们各自的人生在千百年前就已经结束了。或许,朱淑真最想对李清照说的话就是——我从不羡慕你的才华,却羡慕你遇见了他。
当然,她们的词作会穿越漫长而悠远的历史,铺开在我们眼前,而这两位宋代最有才情的女子,正在绝美的诗词里翩翩起舞。
网友评论
李清照虽梦与愛均复得,却尘世弄人,并未长久的幸福着,除了回忆中晒些幸福外,其人生也够孤寂。
……
欣赏,学习,赞
新年第一天,新年快乐哦。
她们活成了自己
活成了一个时代
这样就挺好👏👏
2.你乘坐2号线比1号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