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实战派】刻意练习之“遇见...”计划:262/300
依据思维的对象是一个整体事物的静态结构还是一个整体事物的系统动态运行,可把其相应的思维分为立体思维和系统思维两种思维方式。什么是立体思维❓
思一立体思维,又称整体思维、空间思维、三维思维,它是纵横、竖统一,网络化,空间全方位地反映思维对象整体的思维方式。
它从思维对象的本来面目出发,反映思维对象的外在全貌、内在多级,能克服空间上的片面性,是最完整的空间思维。
它是多样性的、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它通过多角度,多途径的协同运作,揭示和把握客体的各种外在的规定性和各种内在的本质;描述客体的内在的各个系统和外在的各个系统。
立体思维的功能
(1)揭示事物各侧面质的规定性。思维对象确定下来之后,就要从思考对象的各个侧面去揭示它的各种质的规定性,揭示它的各种关系、联系或层次,从而形成多思路思考的立体结构。因此,对较小的领域和相对静态的客体的思维能够圆满达到预期目的。
(2)揭示事物的全部规定性。对认识对象从各个层次、各个方向、各个方面展开思考,能够真实反映思维对象的外在全貌、内在多级本质和全部规定性。
(3)揭示事物的立体形态。能够在综合思维对象的各种规定、各个侧面、各个层次的基础上,再现思维对象所处的位置、结构、网络以及这种结构、位置、网络变换的立体形态。
(4)揭示事物的立体结构。立体思维主要是揭示客体的立体结构,从而能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规模上完整地再现客体。
立体思维的模式
(1)层次型模式。复杂事物往往具有内外层次、上下层次、发展变化层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表现往往不是流露在表面,而是深藏于内部深处,思维方式也就必须反映这一特性。层次型模式是对思维客体的内在结构进行纵深性的思考。从而达到对事物的纵深认识,提高认识的深度.
(2)多维型模式。是对思维客体的各个层次作横断面的水平思考。把各个层次上所具有的各种规定、关系、联系和方面,完整无遗地揭示出来。它可以丰富认识,增加认识的广度,防止思想的僵化和片面。
(3)交织型模式。由于客体各个层面的各种规定、关系或方面等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且这种联系由于规定、方面的纷繁,因而又是互相交织的。交织反映了思维客体内部的规定与外部的规定相互联系的复杂性,通过这种交织型的思考,可以把思维客体的内在或外在联系清楚地揭示出来。
(4)网络型模式。围绕客体的本质这个中心而内在交织或外在交织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规律的或有序的网络。思维客体网络的揭示,表明网络中的各个点与网络中心的联系或连接是由中心的性质和需要决定的。只有从中心出发沿着各种规定、关系、方面去思考,就能深刻把握网络的全局与运行。
(5)整体型模式。网络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性的。而立体思维揭示对象的网络必须是反映思维客体的立体网络从而整体上再现思维客体,特别是它的内在的整体性本质。
(6)动态型模式。凡是一个立体的生物体社会事物、宇宙事物,必然是一个完整的动态事物,它们往往有复杂的结构,并且处于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它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显示出自己是什么。因此,从运动中和运动的相互关系中去考 思维能力的提察思维客体,才能认识其本质特点。
(7)开放型模式。任何一个内在系统,同时都与四周的外在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周围的系统进行着多种信息、能量的相互交换,因而具有开放的特性。认识向四面八方发展,可引导主体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立体思维的基本原则:
(1)纵横要素相互交织的思维原则。主体必须对思维对象各个要素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考察,然后再把这种考察汇合在一起,依照思维对象本身所固有的发展层次,组成思维的网络,确定这个网上的扭结,再现客体的全貌,以及它与周围客体的纵横的复杂的联系等。
(2)诸多要素综合的思维原则。必须把思维对象的各种要素综合到思维内容自身之中,体现在思维的成功之中。立体思维的成果必须符合整个思维运行进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要素的要求。
(3)诸多层次相互贯通的思维原则。要求主体从开始考察客体到对客体思考的展开,都必须依次按客体固有的层次、环节、阶段,有序地组织、排列其思维的内容。以上三项原则,是立体思维的三个基本规定,是任一立体思维模式应遵循的准则,也是正确运用立体性思维的必要条件。
立体思维的特点
(1)多向性。是从多方面来考察问题,把事物的相互联系看做多样性的统一。
(2)多层次。作为一种协同性思维,它能在思维的各个层次的协同中加深对客体的认识。它要求突破自身思维所形成的客体层次的界限,不断从新的角度重新归纳新的层次,形成新的思维框架。
(3)跨越性。表现出思维的成功率思维进度和思维跨度。从思维的进程来说,它常常省略思维步骤,加大思维的“前进跨度”,把主体的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本质和结论方面暂不顾及次要方面。从思维对象的角度分析,思维往往能跨越事物“相关度”的差距,加大思维的“联系跨度”。立体思维由于接触面宽,参与联想的概念多,因而对未知世界有“进击性”思维的成功率也就高。从思维条件的角度来讲,它能跨越事物“可观度”的限制,迅速完成“虚体”与“实体”之间的转化,加大思维的转化跨度。以上三方面“跨度”的加大,加强了思维的速度广度和灵活度,成为高效的思维。
(4)开放性。全方位只有在开放中才能够形成,只有开放才能增加对世界认识的渠道,开拓新的思维角度。
(5)综合性。在复杂思维活动中,对全方位思维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是综合思维能力。
立体思维在运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空间跨度。思考问题时,有气度、胸怀,放眼全局,酌量每一思维空间。
(2)时间跨度。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思维典型具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可更改过程,就要客观地从历史观点把思维的跨度扩大。
(3)联想跨度。联想是由空间和时间的纵横坐标建构的十字形思维。联想打破了事物的界限,解放了思维,使立体思维的自由度和辐射面较之时空跨度更为广阔。联想的跨度越大,思维的辐射面也就越宽。
(4)前进跨度。思考对象时,既要全面周到,又要迅速及时。如果在某个思维指向上徘徊不前,就会导致思维指向的频繁转换,以致花费的时间增多,造成分散注意力,主次不分。
(5)收敛跨度,保持思维的合理收敛性,才能逐步建立思维的网状结构。扩大收敛跨度,必须发挥单向思维的功能。一要把单向思维看做是对世界的某一方面的反映,看做继续进步的基础;二要把单向思维看做立体思维中的一个环节和要素纳入主体的认识体系;三要用单向性约束多向思维,避免无限制发散,并且对主体全方位思维的成果进行阶段性收敛归并,上升为统一的整体性认识。
(6)实践跨度。立体思维首先是现实的思维,它以实践思维为中介,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转化为客观的物质力量。一要围绕实践课题,多方面展开主体思维;二要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广泛收集信息;三要运用思维考察实践对象在时间、空间范围内可能经历的发展和转化,把握其变化趋势;四要注意综合平衡,选择从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最佳思考方案。(文章内容节选自《思维能力的提升与自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