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真文化
读知彌 | 最自在的第四名

读知彌 | 最自在的第四名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3-31 16:40 被阅读0次

《探花》是知彌先生“科举三画作”的最后一幅,可谓画得独有意趣——轻松,惬意,自得。诚如左侧旁白著文:“读书考试,最自在的还是第四名。比起一二三甲,第四名成绩也不差,却独免去了追名、逐利乃至趋情的烦恼,当然也就是轻松、自如许多了。”

画作,可以这样轻松地画;文章,可以这样自如地写。人生呢?现实生活中,谁人可以这样轻松自如地摆脱追名、逐利、趋情?这该是值得好好想想的一个问题。

人生力争上游,是必须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有一个问题是要始终清醒的:次第排名是以结果而论的,但不能忘记其中的“过程”和“能力”两大要素。或者说,不见过程,不见能力,只见结果上的次第排名,仅是“看热闹的”,而没有“看到本质”,亦容易造成“嫉妒心理”,产生危害性。

其实,无论古今,“状元”“榜眼”“探花”并包括第四名等等,其付出的艰辛都是超越常人的,也是一般常人所难以体验到的,可谓结果之花朵是芬芳的,过程之付出是艰苦卓绝的,更是一种难以学习的东西。我想,读思这《探花》的绘著,能够“探出”花之芳香的根本原因所在,也就是不白读了。

知彌先生之画作,都是寥寥之几笔,便能给人以十足的审美惬意,但背后的“十年寒窗”也是需要我们读出来的。如此,才是真正的审美读者,也才能读出最本质的美来。我是这样想并这样做的。


相关文章

  • 读知彌 | 最自在的第四名

    《探花》是知彌先生“科举三画作”的最后一幅,可谓画得独有意趣——轻松,惬意,自得。诚如左侧旁白著文:“读书考试,最...

  • 读知彌 | 最在那搪瓷缸子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几年,也是我刚参加工作有工资收入后,每逢过年,是一定要买几斤糖块,特别是牛奶糖果带回家给弟...

  • 读知彌 | “吃了么?”

    面对知彌先生这幅画作《饿了么》,我就来写一篇《“吃了么?”》。 “饿了么?”除非特殊生活状态下还会互问,温饱富裕后...

  • 读知彌 | 魂牵梦绕的具象

    如果给魂牵梦绕一个具象,在我,那就是炊烟了。我想,与我同一年代的60后也是“同一律”而不会反对的。 现在,居城池楼...

  • 读知彌 | 自带的干粮

    炊烟,最是故乡图景中的典型形象。让人忆想绵绵。 故乡的炊烟中,定会有烙饼的味道。让人回味念念。 所以,我认为知彌先...

  • 读知彌 | 知心的“画”

    《趁热》这幅画作,是让我想起很多的…… 童年时,回到奶奶家,吃饭时,奶奶总是说:“趁热吃!”大伯也是这句话:“趁热...

  • 读知彌 | “神笔”与“心曲”

    “一直想要一支‘神笔’。画什么,什么就能成真。” “只不过,倘若真有这么一支神笔——我大概还是最想让心电图,重新再...

  • 读知彌 | 不再旁骛其他?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有两个多月时间了,“宅”在家中,“心慧者安”了么?学会了没有“心慧者安”? 这是我今天再读再思知...

  • 读知彌 | 虚心,不大容易

    纳凉取暖,在“人间事”中,都是季节性的为大。今天如此,过去亦如此。 知彌先生绘著《虚室》,即取意象于冬季的采暖物—...

  • 读知彌 | 深切情思的追忆

    《桃李不言》是为知彌先生“父子之情”的第四幅绘作,也是《我的父亲母亲》这一篇章和整个《君自故乡来》一书的最后一幅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知彌 | 最自在的第四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vj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