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花》是知彌先生“科举三画作”的最后一幅,可谓画得独有意趣——轻松,惬意,自得。诚如左侧旁白著文:“读书考试,最自在的还是第四名。比起一二三甲,第四名成绩也不差,却独免去了追名、逐利乃至趋情的烦恼,当然也就是轻松、自如许多了。”
画作,可以这样轻松地画;文章,可以这样自如地写。人生呢?现实生活中,谁人可以这样轻松自如地摆脱追名、逐利、趋情?这该是值得好好想想的一个问题。

人生力争上游,是必须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有一个问题是要始终清醒的:次第排名是以结果而论的,但不能忘记其中的“过程”和“能力”两大要素。或者说,不见过程,不见能力,只见结果上的次第排名,仅是“看热闹的”,而没有“看到本质”,亦容易造成“嫉妒心理”,产生危害性。
其实,无论古今,“状元”“榜眼”“探花”并包括第四名等等,其付出的艰辛都是超越常人的,也是一般常人所难以体验到的,可谓结果之花朵是芬芳的,过程之付出是艰苦卓绝的,更是一种难以学习的东西。我想,读思这《探花》的绘著,能够“探出”花之芳香的根本原因所在,也就是不白读了。
知彌先生之画作,都是寥寥之几笔,便能给人以十足的审美惬意,但背后的“十年寒窗”也是需要我们读出来的。如此,才是真正的审美读者,也才能读出最本质的美来。我是这样想并这样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