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上看到一个话题:友情怎么写最刀?
有些网友的回复是这样的:
“谭警官,我当年送你的灰太狼气球过时了。”
“我认为最后都会归为两种,一种是铁生不在了,一种是闰土好久没刺猹。”
“结婚你一定要来,不然我没有伴娘。” “最近比较忙,把份子钱转给你。”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那天遇见他连招呼都没打就匆忙离开了。
“闰土,我们好久没有去西瓜地刺猹了。”“现在的季节不对,老爷。”
“虽然我和你掰了,但是我妈妈还记得你的名字。”
“小时候的谎言:我再也不和你玩了。长大后:有时间多聚聚。”
网友的留言还有很多,曾经如胶似漆,如同泉水般清新甘甜,给予彼此心灵的温暖和支持。然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常常无法预料,有时发现那些曾经的密友,渐行渐远,只能感叹一声世事变幻无常。
看着这些网友们的留言,我也想起了一个我经常想起却很久没有联系的高中时的好朋友:虽然我和你很久没联系了,彼此不知道对方的近况,但是我家里人还记得你的名字,有时回家还会问起你的近况,问你结婚了吗?怎么这么久没来家里了?我只能通过你朋友圈的一些判断你的情况来回答。不知道你的家人是不是也会偶尔问起我的一些事情呢?你又是怎么回答的。毕竟曾经我们亲密得彼此几乎没有秘密,现在却只在彼此的通信录里安静地提醒着,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在人生的重要阶段里是彼此的好朋友。不过,很遗憾的是,在岁月的流逝里,说起过去,却是称彼此为旧交好友。
记得高一刚入学时,我们在县城的重点中学相遇,分在同一个班,同一个宿舍。刚开始,大家都不熟悉,都是找自己初中时熟悉的人聊天,玩游戏。有一次晚自习,学校突然停电,炎热的夏夜,教室里大家吱吱喳喳在大声说话,非常热闹。我嫌热,嫌吵闹,就想到教室外的走廊上吹吹风,想不到你已经在那里了。我们在四楼,俯身趴着矮墙看着漆黑的校园聊天,聊着聊着,聊家庭、学习、青春的悸动,很多不曾对外人说的话竟不知不觉间就对彼此说了出来。很奇妙的感觉!不知不觉间,教室、校园突然灯火通明,来电了。很遗憾,正聊得兴起,却被值班老师催赶着回教室继续上自习,我们的聊天就结束了。从此,我们变得形影不离,一起去饭堂,一起回宿舍,一起去跑操,假期去对方家里,成为高中时期最好的朋友。
如果时间能停留该多好,可是高一的历史老师在第一节历史课上就告诉过我们:高中三年很快就过去,快到也许你刚意识到就已到高考结束了,所以要好好珍惜。那时却是多么的不以为然,一想到高中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就觉得无比漫长。直到糊里糊涂的结束高考,后知后觉,原来历史老师说得没错,三年真的过得很快。
高考结束,我们收拾行李回家等成绩。那时还没手机,联系就少了,直到高考成绩出来,大家回学校集合,参加班级散伙聚会,最后含着泪唱着周华健的《朋友》:朋友 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 不再有……正式结束三年高中生涯,从此各奔东西。
9月,当我要去学校报到时,你告诉我,你决定不继续读书,要出去打工。我感到很惊讶,试图劝你继续读下去,过几年再工作也不迟。你注意已决,去了亲戚介绍的公司上班。
开始,偶尔通过宿舍的插卡电话联系,你来过学校看我,我亦去过你工作的地方看你,似乎跟以前没什么区别。只是,你有了新的朋友,我也有了新的舍友,新的朋友。你忙着工作,我忙着上课。慢慢地,联系就少了。
后来,我毕业工作,你换了工作,几年时间变化好大啊,你遭遇过不愉快的事情,我遇到人生的困惑,此时,虽偶有联系,却已不再是对方身边可以随时分享快乐和分担苦恼的最亲密的朋友。近几年更是完全断掉了联系,偶尔窥探朋友圈的状态,不知道过得好不好。互不打扰的日子,也让我失去了询问的勇气。
直到我看到这个话题,友情怎么写最刀?我又想起了你。原来我以为好朋友都会是一辈子的,后来发现其实大多数的朋友都只是阶段性的而已。这样的友情刀吗?我是感到可惜的。正如陈奕迅的歌《最佳损友》里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