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第260条
或问“至诚”“前知”。
《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朱熹解释说,只有不存私心才能察天道之几。幾(几),【说文】微也。【易·系辞】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先生曰:“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几。‘诚、神、几,曰圣人’。圣人不贵前知,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若有个‘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趋避利害的意。邵子必于前知,终是利害心未尽处。”
王阳明说,诚是最真实的天理,对人来说,天理就是良知,没有其他。天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天理萌动之处就是“几”。至诚、神妙、知几,便是圣人。
周敦颐说:“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
寂然不动,不是死寂,而是不为外物所动,唯良知是守,可以说是静;感而遂通,物来即应,没有权衡算计,唯良知是从,可以说是动;实际动之前,事物发与未发之间,那征兆就是几。能精诚,故明达不糊涂;能顺应,故妙用无穷;能见微知著,故深邃。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动静都已经讲完了,为什么动静之间还要讲“几”呢?因为天理既然是理,必然是可以认识的,那能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根据几微之象为自己服务呢?
王阳明说,圣人不追求先知先觉,祸福来临虽圣人也不是可以全免的。圣人只是知几,遇到变故懂得如何应对才符合良知。良知始终如一,它没有前后的不同,圣人能够觉察显露的“几”,到此为止,不要试图去改变天道的运行。如果有心追求先知先觉,那就是私心,就有为了个人趋利避害的意图。
王阳明说,邵子追求先知先觉,终究是利害之心没有消除干净。
邵子,即邵雍,谥康节,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康节尤其在周易八卦的运用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著有《皇极经世书》,被后世奉为圭臬。
《传习录下》第261条
先生曰:“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王阳明说,良知的本体就在那里,永恒存在,始终如一,主观上无所谓知与不知。比如太阳未尝有照耀万物的心,但太阳自然照耀万物,不会有选择。没有一定要照,也没有刻意不照的,这就是太阳的本体。良知原本无所谓知,有人却一定要让它知;良知原本无所不知,有人却怀疑良知亦有所不知,这还是对良知的信念不够坚定。
《传习录下》第262条
先生曰:“‘惟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旧看何等玄妙,今看来原是人人自有的。耳原是聪,目原是明,心思原是睿知。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众人不能,只是个不致知。何等明白简易!”
《中庸》说:“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王阳明说,以前读这句话,觉得圣人居高临下,何等玄妙。现在看来,聪明睿智是每个人都有的,耳朵天生就聪,眼睛天生就明,心思天生就睿知。圣人只是能够全部发挥出来,能够处处发挥良知的作用。众人做不到,无非没有致良知。这是何等简单明白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