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认为皮影戏是只在我们童年时代出现过的东西,可光幕后那些持着木棍、操纵着小人的艺人们如今都在那儿呢?
身负技艺的皮影艺人们最后都走向了光影设计师的道路吧~除却纯粹的艺术领域,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便是我们生活的城市了,所以现代的皮影戏其实都藏身在建筑之中。
与传统的皮影戏相比,建筑里的皮影戏一样注重戏的内容。以地板或者墙作为光屏,栏杆或者天棚作为人偶,这样的光影效果多发生在建筑的四周或者顶部——那些与阳光直接接轨的地方~
阳光房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舞台。外墙和屋顶用同样的结构,将整个房间印上整齐的纹理。
如果说阳光房是室内的舞台,那么这张描绘的则是露天的大广场。构图更加的宏伟,更大的颜色反差。图中尖锐的三角形以相反的颜色互相刺入对方的领地,像是正负形那般相悖相随。
现在你所看到的这一张,应该正是前两者的结合。第一张的光影效果加上第二张的空间感,就成了第三张的“既有透视又有影子的层次感”。
纹理
花纹和图案是向阳外墙永远不变的主题,简单一点看起来固然小清新一些,但复杂的图案往往会更加地吸引人。它们让你沉浸于光与影的错落之中~
这个时候,如若屋顶或者墙壁不再水平和垂直…
几何
几何是建筑的光影又一个特点。黑白的极度反差让你觉得这只是一张平面上的几何形状,可是实际上光线逃过了你敏锐的空间监测,从难以揣摩的角度打开了世界。
透视
当 北京 光影遇上 西雅图 长廊,就开启了透视的新篇章。再没有亮堂堂的通道和明艳的色彩,只余下照耀下的几何块一格一格横贯两端。
这么扎实的围栏,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被恐怖分子袭击了Σっ°Д°;)っ
角度
谈到角度,不得不说说角度和光影的关系。利用木板而非木条来达到遮蔽大部分阳光的目的,幸存下的光线斜斜地冲入眼眶,给这个横平竖直的图书馆增添阅读的乐趣~
其他
这一张可以算作几何类,但它的别致已经超出了几何的范畴。清晰不含杂质的构图、极简的黑白两色以曼妙的曲线纵贯幽冥,犹如白驹过隙,雁过留痕~
除了把玩不同的纹理、几何、透视和角度之外,光影也可以有更深层次的寓意。安藤忠雄把光看作是人们趋之若鹜的信仰,以最简单最宏大的形式给予了光之教堂最虔诚的美。
如果不利用太阳光,而是自己调整光束的角度,透过不断反射的玻璃墙壁,你仿佛置身于电子芯片里半透明的微观世界!
皮影戏也有彩色的,建筑里的皮影戏自然也不会例外。用彩色玻璃做外墙,就可以把不喜欢的颜色阻挡在外面。
不论如何,还是应该以一张宁静甜美的图片收尾。
跳出黑白,不显压抑;
仰望空间,尽显宽广;
压缩色彩,不觉炫目;
四瓣相依,只觉陶醉~
"自然光给予空间特性,自然光给予建筑生命,因为建筑是由光的环境照射而产生生命。基于此,除非给予它 (建筑) 生命 (光) ,否则没有一个空间是真实的。"
美国现代建筑师 路易斯·康
光影,取自于自然,是最廉价的建材。无论是阴雨又或是晴天,光影始终改变着建筑的形态,每一分每一秒的瞬间在光的照耀下、在影的篆刻下定格为永恒。
生活如此,社会如此。建筑的光影是对建筑线条的拷贝,城市的夜景也是城市繁华的缩影。相互依存,但却也是对方的更好的诠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