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语杂记」沈括的白与黑

作者: 简叔老魏 | 来源:发表于2024-01-17 20:57 被阅读0次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是说沈括的,感觉文章中的沈括,和以前知道的沈括很不一样。

读到这篇文章之前,知道历史上有沈括这么个人,是宋朝人,写过一本叫《梦溪笔谈》的书,可以算得上科学家。

印象中,沈括《梦溪笔谈》中一篇文章还介绍过石油,证明中国人早在宋朝就发现了石油,在生活中使用了石油。

总之,在读到今天文章之前,我心目中沈括的形象还是挺高大的。

读完今天的文章,对沈括就有了个更为全面的了解,沈括确实在科学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他的个人品德方面却相当差劲,做了很多为人不齿的事儿。

文章中说,沈括确实在科技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崇文读经、吟诗填词的主流时代,科学技术被讥为旁门左道,在这一背景下,沈括才学绝世,兼善文理,是个文化、科技通人,一生的研究领域极为宏阔,宋史对他的评价是“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除了科技方面的贡献,沈括在政务治理方面也很有才能。沈括和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是同时代的人,与这几个大人物都有交集。

沈括积极拥护参与王安石的变法活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沈括还参与外交事务,出使辽国交涉边界,不辱使命,后被宋神宗拜为翰林学士。

沈括光鲜的一面很光鲜,但其阴暗的一面却很丑恶。

王安石当权时,对王安石的决定,不管对错,一律迎合赞许,积极拥护,很多明显错误的东西,也报喜不报忧。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作为王安石变法集团的重要成员,伙计立马反戈一击,落井下石,向反对派呈报了一个秘密报告,立数王安石新法的种种弊端。

除了如此对待王安石,沈括还卖友求荣,陷害苏轼。沈括和苏轼是同年进士,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同学,原先俩人关系一直很好,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下放杭州后,沈括到杭州巡查工作,与苏轼聚会后,将苏轼诗文中敏感词句捕风捉影,上纲上线,呈报上级,引发了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因“讥讽政事”被捕入狱。

当然,苏轼入狱,沈括算不的主谋,但肯定是重要推手。

沈括的丑恶,有沈括本身的缺陷,肯定也有当时的大环境大背景方面的原因,有些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沈括的丑恶,遮挡不了沈括的成就与贡献,沈括的贡献于成就,也掩盖不了沈括的丑陋。

这就是人,历史的人,历史地看。

坏人自有坏人磨,文章中说,沈括的老婆(第二个老婆)是个悍妇,生性娇蛮,性情凶悍,有虐待癖好,经常对沈括又打又骂,沈括畏妻如虎,见到老婆两股战栗,大气都不敢出。

也是个可怜人。

相关文章

  • 黑白

    黑,黑的彻底 白,白的纯碎 可谁又能真正撇的清

  • 碎语杂记

    白鸟封喉,白马戴栓 白虎收爪,白玉雕鞍 黄沙盖眼,黄衫蒙尘 得文心的老人们一如年少时醉心桃花与美酒,追求白马和高楼...

  • 「碎语杂记」高考碎语

    今天,6月7日,全国人民的大日子。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开始。 前几天上级专门召开会议,就做好高考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 [碎语杂记]360与361

    昨天,歇班,陪老婆去了趟商场,看看有没有适合走路穿的鞋子。 走进了361的专卖店,看了几双,都四五百。印象中,这个...

  • [碎语杂记]习惯与品质

    知识和能力是影响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比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习惯和品质。 一个人在社会上、单位上能否安得...

  • [碎语杂记]争与不争

    昨天,在某个群里,围绕着职业学校要不要办成升学教育和一些群友辩论了很长时间,憋着泡尿,还差点耽误了吃饭。 事后想想...

  • [碎语杂记]开花与结果

    与某小友交流问题。如何看待很多事情,轰轰烈烈之后,没了下文。 这种事情,近年来颇多。 各种改革创新,各种招商引资,...

  • [碎语杂记]聪明与成就

    昨天,继续听明朝那些事儿,海笔架出场了。 人和人差别很大。有的孩子,可以很轻松的读清华,读北大;有的孩子,读个高中...

  • [碎语杂记]应该与现实

    前几天,遛弯,聊天。几个伙计说起了些应该的事儿。 社会、家长应该崇尚技能,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政府应该加大对学校的...

  • [碎语杂记]吃喝与健康

    人活着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吃饭喝水。不吃不喝会饿会渴,长期吃不好喝不好,就会营养不良;好东西吃多了,也会营养过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碎语杂记」沈括的白与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hr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