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月,学校很多学院社团陆陆续续都在招自愿者去支教。我觉得暑假呆在家里也是闲着,不如去做做自愿者,去支教。与我一起的,还有一室友。
我们第一次去面试的是外国语学院,当时还有农学院也在招。经过对比想去两个学院的人数,我和室友果断选择了外院。外院的想去人数是七十多,而农学院则有两三百。
当时我和室友去的挺早,然后我们便是最先面试的。面试也就是问了些常规的问题。结果是以发短信的方式告知。我没被选上,室友选上了。可是她在第二次试讲时迟到了,最终也没选上。我想了想我的原因,应该是当时声音小,看起来也小,而且给人一种特别文静的感觉。第一次的支教面试失败,我没放心上,后面还有学院在招。
第二次我们去的是管理学院青协。还是我和室友一起。可能有了第一次面试的经验,管院的我从容了许多。管院的安排有两个支教地点。另我想不到的是,面试官里有同班的同学,也能算得上有一点点情义。因为我们上个学期选了同一门选修_自然地理学,而且还选了同一的体育课_足球。我和室友都通过了第一轮面试。我很怀疑,我的第一轮面试的通过,有没有她的因素在里面,是不是她让我通过的。
管院的第二次试讲面试,我打算教的是数学(小学的)。我特意从网上下载了许多题型,仔仔细细找了解析,抄满了整整一张纸。因为试讲是十分钟。可是我仅仅只是讲了一个题目的一个小问。他们那些面试官一直在打断,说的是他们在模拟课堂。我想的却是现在的小孩都那么顽皮的吗?终于面试快结束时,有一个面试官直接对我说,我觉得你太温柔了,没有控场的能力。我说:“支教之前应该会有培训吧?”他:“确实有,可是你的这种性格一时也不能改变。”那么我还能说什么呢。最终意料之中没被选上。室友应该是能选上的,可是面试的人让她换一个地点,她拒绝了,也就没去了。
于是迎来了我们的第三次尝试。去的是土木学院。土木在东校区,我们宿舍在西校区,我们是阳明学院的大一生。那天下午,天空很清澈,应约还有霞光。我们迎着风,赏着景。走到那大概花了四十分钟。土木的省去了一次面试,直接就是试讲的环节。可我,什么都不知道的也去了。最后就是我还是没被选中。室友,她,被选中了。
我对于这些面试的结果想了挺久。我三次都落选,室友三次都选上了。我能想到的便是我的性格了。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文静。室友却是特别活泼的。难道说文静真的就不适合去支教吗?
这支教面试的失败也让我意识到文文静静的性格真的会让我失去很多锻炼的机会。
那么我可不可以在某些时刻逼着自己要活泼呢。要多说话呢。学着活泼,学着多和别人进行交流。
学着活泼对于当代的我真的太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