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的双脚踩出生活的坦途,大集上的许多吃食都需要山民翻山越岭去寻找,每一株每一把都浸透了劳动的汗水与血水。
春秋时节的温暖碰上黔东南的雨季,雨滴都更加亲切起来,连绵的雨点不眠不休地亲吻大地,宝贵的汁液深入地心,蜿蜒流淌,山中的菌子就在细密的雨幕中萌发了,一丛一丛,蓬蓬勃勃,坡上开满了小雨伞。雨水稍有收敛,第二天的集市上就铺满各种各样的蘑菇。常见的有香菇、茶树菇,鸡枞菌的菇柄粗长,菌盖小巧圆滑,因而又叫伞把菇,紫花菌形状类似香菇,小巧可爱,还有世界四大名贵菌类中的黄丝菌,因煮熟入嘴有鸡油汁水的口感,又称鸡油菌,因口感独特且稀少,大集上可卖到200元一斤。
安静地长在深山里食用菌富含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新鲜时的个头已属矮小,煮好时还会再收缩,像鸡枞菌,都融化在汤里了。人间食谱上,食用菌绝对符合“浓缩的就是精华”这一定律,而且煮食起来特别不为难人的智商,煲汤、清炒等简单的烹调方式就能激发其先天的鲜味儿,尤其紫花菌和黄丝菌,煮熟后汤汁浓稠,别具风味。
长期的菌子采摘过程中,面对五彩缤纷的菌子,苗族百姓还总结了一套可食用菌的辨别方法:头上戴帽子(有菌盖),腰上系裙子(有裙环),脚上穿靴子(有菌托),同时符合这三点的,不采;多数食用菌的颜色朴素,颜色艳丽的,不采。采完菌子依旧要盖上土和树叶,地底下的菌种在温暖的雨季里,还能再蓬勃生长。
上山采菌子是放了假的孩子们热衷的活动,收集菌子不仅可以给餐桌添一道菜,采多了还可以在大集上换一点收入。山间的孩子,他们的瞳仁都泛着山林的黛色,水灵,漾着波光。一说“上山”,孩子们能立马兴奋起来,好像是回到母亲的怀抱里去,眼神里遍布满足的亮光。
大山是黔东南的拦路虎,也是黔东南的宝贝,山中珍藏着各色各样的珠宝,只等有心人来采撷。春天的日光里,和菌子一样拱地而出的还有蕨菜。采摘嫩芽,沸水焯烫,和着屋檐前晾着的熏肉翻炒,别有一番滋味,好像把整个春天都吃进嘴巴里去了。苏轼说:“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是这个味儿吧。
满满的收获气温慢慢升高,受不了炎热的植物都渐渐隐退。为了保存这些难得的人间珍馐,聪明的人们把菌子烘干,也在蕨菜舒展茎叶,悄悄老去之前,采来水煮晾晒之后存放,日后炖肉或是爆炒,一样清香可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