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宋雨话孤独

作者: 素心suxin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06:35 被阅读551次
    唐风宋雨话孤独

    月明星稀,万物静默。端坐案头,透过眼前斑驳的文字,心神飘渺,思接千里。穿越千年的唐宋,品味那份亘古的孤独,不禁怅然若失,情难自禁。

    孤独是什么?

    是当年宦场失意的陈子昂,置身荒凉的幽州台,望着四周一片死寂,不禁悲从中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凄然与惆怅?

    两次落第,仕途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遭人设计含冤而死的陈子昂,在随军路上,进言武攸宜反遭降职。那种愤懑与孤苦,与前世的人难以诉说,与后世的人又无法见到。万念俱灰、心如刀割之下,写下这首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孤零零立于幽州台上,面对苍茫寥廓的大地,诗人的悲愤已经达到极点。生性耿直的他,空有一腔热血,却因不会曲意逢迎,终报国无门。虽然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仕途暗淡,前路一片渺茫。诺大的世界,有谁理解他内心无比的失落与悲凉呢?没有谁能懂,更无人倾诉。只好把这一腔怨愤,诉诸这凄冷的文字。这绝世的孤独感,如滔滔洪水,不可遏制。唯有此时被当政者冷落、遗弃的诗人,方才体会吧。

    唐风宋雨话孤独

    与其心有戚戚的,或许,是北宋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贬谪黄州的苏轼,更能惺惺相惜、感同身受。

    因与当政者政见不一,被人罗织罪名影射新法,苏轼锒铛入狱。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也成为他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尽管文才独步天下,胸怀社稷苍生,却由此开始了一生的孤独贬戍之旅。黄州,是苏轼政治仕途的转折点,也是他文学造诣登峰造极之处。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 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正是他幽居黄州、贫病交加时的心情写照。

    平生抱负还未施展,却遭奸人陷害。刚刚大赦释放,又身贬黄州。这份孤苦与愤懑,谁人能知?谁人能晓?唯在冰冷漆黑之夜,守着孤灯残卷,向文字取暖。

    此时,他仿佛浩渺苍穹下的一只孤鸿,即使有高枝可栖,也不肯低头。只有寄居在寒冷的沙洲,与寂寞孤独为伴。

    仕途不顺,多次贬谪,可谓九死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向豪放旷达,看破世事无常的东坡居士,沦落至此,情何以堪?

    不难看出,陈子昂的那份孤独,来自当政者的疏离、孤立。不被赏识,不被器重,其宏大的政治抱负,被残酷的现实一一击碎。他执着一生的美好理想,终梦断幽州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刚正不阿的秉性,与虚与委蛇的官场又难以相容,他终折戟沉沙,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悲可叹!

    而苏轼的孤独,则来自奸佞小人的嫉妒、陷害,加之他自身的桀骜不驯,不肯向权贵低头,终落得一生多次遭贬,命运坎坷不平。苏辙曾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个中曲直,不言而喻。但好在他个性乐观,在官场几度沉浮后,非但没被厄运打倒,反多了几分恬淡与释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何等豪迈与激昂?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份豁达潇洒,世间能有几人能比?

    两相比较,深谙儒释道神韵的苏子,更能与生活和解,与世界同轨。不念过去,不惧未来,活在当下,永保一颗赤子之心。即使孤独依旧,忧愤不减,但更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著名的“东坡肉”即是明证。“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不乏生活的品味与乐趣。

    独行侠陈子昂,执着于儒家入世之道,却不谙世事,纵情任性。胸怀天下,直言敢谏,但因个性的弱点,几度遭当权者的排斥和打击。曲高和寡,无人能会。这种孤独,是独立于茫茫天地之间,茕茕孑立、天人合一的宏大孤独,更是勇往直前、向死而生的孤独。

    唐风宋雨话孤独

    孤独是什么?

    是怀才不遇、浪迹于烟花柳巷、承命仁宗填词作赋、人称“柳七郎”的柳永,看惯晓风残月、悲欢离合,犹如荒原里的一棵孤树,感受“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然与悲苦?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后世广为流传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是词人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汴京,即将乘舟远行,与恋人虫娘依依惜别时所做。

    一生行走江湖,放浪形骸。流连教坊青楼,结交红粉知己。他重情重义,对相知的歌女视若亲人。其词风清丽婉转,情真意切,善于表达离愁别绪,是婉约派重要代表人之一。因其语言通俗,市井巷陌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这里,寒蝉、长亭、冷雨,皆渲染了离愁的氛围。仕途不顺与眼前凄冷的景物,更烘托了作者此刻失落悲凉的心境。分别在即,归期难料,这种难舍难离的情感与离别后的孤寂难耐立刻涌上心头。情到深处,竟无语凝咽。

    可以看出,柳永与恋人间的缠绵与不舍。自古才子多风流,像柳七郎如此痴情、长情者又会有几人呢?只可惜,“君问归期未有期”,从此远隔千里烟波,满腹思念该向何人诉说?唯有形单影只,踟躇独行。

    柳永的孤独,全在于“情长”,而这缱绻深情,又将面临离别。离别,更助长了内心的孤寞之情与无聊之感。仕途遇冷后的寂然、将与恋人分别的相思之苦以及漂泊天涯的迷茫与凄清,种种离情别绪,交织缠绕在一起,升华了他内心的这种无助、无奈、无依的孤独与悲伤。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感伤落泪。

    唐风宋雨话孤独

    而这样的个人情感体验,时隔不远的易安居士,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晚景凄凉,孤苦无依的易安居士,独坐窗前,看雨疏风骤、落花飘零,联想自身国破家亡和爱人的骤然离世,那份凄婉哀怨、心无所依的怅然与迷惘,非常人所能体会。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历代歌咏的《声声慢》,正是女词人孤寂落寞、悲凉愁苦心境的映照。

    当时,正值北宋靖康之变,南渡避难途中,丈夫赵明诚任上突然亡故,夫妻二人一生精心收藏的金石古玩又尽数丢失。国破之伤、亡夫之痛、金石丢失之忧与晚年孤身一人的悲苦,各种愁绪一时涌上心头,铸就这篇传唱千古的悲秋之作。

    深秋万物凋零、凄风冷雨来袭的傍晚时分,总想寻觅家国旧梦、夫妻恩爱的美好画面。可惜,“物是人非事事休”,梦难续,情难圆。一腔愁绪,何以排解?只能借酒浇愁,靠回忆了却残生。燕叫声声、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睹物思人,触景伤怀。满腔的哀伤凄冷,怎能用一个“愁”字就能囊括呢?

    易安晚期词风一改以前的清新明快,变得沉郁凝重。这些,无疑都与她个人的凄惨遭遇、家国破碎的时代变迁息息相关。

    如果说,陈子昂与苏轼的孤独,在于政治上的壮志未酬、心灰意冷,那么,易安居士的孤独,则来自情感上的无依无靠,晚景惨淡。

    晚年的颠沛流离,与爱人的天人永隔以及一个人的孤独寂寞,与以往的衣食无忧、夫妻琴瑟和鸣已无法比拟。孑然一身的孤凄愁闷、对爱人的切切思念连同家国梦碎的忧思,层层叠加,步步深化。更何况,在山河破碎、政治黑暗的时代,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根本无人怜悯与慰藉。

    试想:在这样万木萧疏的深秋时节,体味这份深埋于心、浓得几乎化不开的忧伤与苦闷,恐怕也只有作者自己慢慢吞咽了。一如她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所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深处乱世、洁身自爱的孤独灵魂,在红尘中苦苦挣扎,踽踽而行。她将无边的苦痛,化作悲凉的文字,自我抚慰,自我疗愈。即使凄苦,仍选择坚强;即使孤单,也绝不同流合污。“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样高洁孤傲之人,可敬可叹!

    走过千年的唐宋,品味那绵长的孤独,或悲怆,或寂寥,或情长,或哀怨,似乎并不遥远。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孤独的行者?立于茫茫浩宇之中,如一叶孤舟,无依无傍无着落,唯甘苦自饮,独自面对。正如纳兰性德所说,“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合上书卷,已晨光熹微。沐浴千年的唐风宋雨,这亘古的孤独如霜染层林,寒意渐浓。此刻,遥望天外最亮的那颗星,似乎,它又在轻轻诉说那一个个遥远的孤独往事……

    唐风宋雨话孤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风宋雨话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xl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