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共生团结村(1)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15:16 被阅读134次

兰溪市梅江镇团结村位于墩头盆地东南角,由山下、岩下陈、高畈、尖坑、王村和山岗后6个自然村组成。还有一个自然村名叫岩下,位于白沙溪下游,因当年时发大水,搬迁归并到下陈村,下陈村由此改名为岩下陈。

看得见高山,金华山(水牛背)、西腊山清晰可见;望得着大溪,兰江支流梅溪就在村外长存。村界紧靠四五座我还说不出名字的小山与兰浦线,村中却有三条小溪流淌,形成三条并列的小山垅,只因村民种植、养殖习惯有差异,形成的大田植物及连片水塘景象也截然不同,其中山下与岩下陈两个自然村分别位于小山垅的垅口,给人一种喇叭口相对开阔的视野,让我,这个回老家工作的人心情极其舒畅,并感动莫名。开阔带来开放,今村民在兰浦线与潘石线及村道交叉口摆摆摊,做点时令水果小生意。人均田地还说得过去,在以往人民公社的年月,各自也算得上比较富裕。

1——山下

村口皂夹树火得热烈 墙院,叙说着过去 黄皮糖杆,收割在即 榨汁 腰杆,即使躺着也直 番薯粉 用清水一遍又一遍过滤 高中和大学均是校友——蒋敢干的母亲叙说着村中老屋的历史。 朝西大厅 有相当气势 蒋氏祠堂侧面剪影 蒋氏祠堂

2——岩下陈

白沙溪,在岩下这里转了一个大弯,泥沙淤积,水葫芦汇集 岩下村只留下几棵树种 废墟改成大田,雷竹茂盛,余威犹存。 岩下陈自然村至今保留着兰溪市唯一的双厅合抱范式大厅,八字墙侧门,十二柱门厅,里面有着10多栋清代、民国古建筑群。其中三层“雨伞房”堪称独特、古稀。 大户人家 古民居 朝西的大厅,对面是一座朝东面积相差不大的花厅,可惜已成现代建筑,没有拍照。 古民居 又是古民居 七字型古民居的一部分 比较完整的七字型古民居,可惜部分楼房已渗漏、倾斜严重

粗粗看来,这里应该是个三合院。

白沙溪叙说着过去,也在讲述着今天的好日子。 同样热烈如火 一线阳光。11月25日下午,离开岩下陈的情景

3——种养殖情况

养鸭专业户,6000只蛋鸭

陈水河整理于2018.11.26、29早上

相关文章

  • 三水共生团结村(1)

    兰溪市梅江镇团结村位于墩头盆地东南角,由山下、岩下陈、高畈、尖坑、王村和山岗后6个自然村组成。还有一个自然村名叫岩...

  • 洪遍中华 洪文坚

    三水共生润天地, 洪氏同根遍中华; 敦煌源流传九州, 建功立业名作画。

  • 共生(1)

    全目录 |【我只是向往自由的生活】 下一章 | 我只是向往自由的生活(2) 魏晓天是高一学生,初三因老师换人,水土...

  • 回乡

    时间:现代 地点:团结村 人物:大学生——丽丽,女,30岁,团结村第一名大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现在某市工作,简称“...

  • 学习

    1.共生型人格

  • 打卡12-D15:《巨婴国》之变态的共生关系

    笔记: 1.六个月之前的婴儿,处于正常共生期,之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 如果是亲子关系共生,那常常是失衡的,这首...

  • 不是每句对不起,都能换来没关系

    <1> 昨天晚饭,伊诺打来电话,说自己决定和三水离婚了。 三水,伊诺的老公,本名王淼,我们都叫他三水。长相帅气,少...

  • 以教育初心,编织乡村未来 | 团结村老师走近中天学校进行跟岗学习

    来自团结村野彪小学的颜盈盈老师和麦博小学的杨玲老师,已经在这里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跟岗学习,这得益于中天金融对团结村三...

  • 寄生虫学

    Mutualism互利共生,共生双方互相利用互相受益的共生方式 Commensalism偏利共生,共生双方一方受益...

  • 三:武志红《边界意识 建立自己的小宇宙》

    1.共生是一种病态,成长就是不断脱离共生的过程。 2.病态共生的例子:大锅饭,父母知道孩子所有的秘密 3.孩子对你...

网友评论

  • 陈水河:慕天石: 岩下陈原名下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仅剩3户人家的自然村岩下,有许多废墟屋基可以改造良田,被下陈大队拆迁归并,改名岩下陈。

本文标题:三水共生团结村(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kv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