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辈子

作者: 风高秋月白 | 来源:发表于2017-12-22 01:42 被阅读267次

    文|风高秋月白

    他们一定是上天给我最大的恩赐,让我有幸成为他们的女儿。

    图片来自花瓣网

    总想无比庄重的好好找个时间来写写我的父母,哪怕只是我与父母之间的二三事也好,至今却是勇气不足的未提笔。许是觉着还不够庄重,要怎样庄重呢。仿了古人对待事物的精神头来,沐浴更衣,屏气凝神,全神贯注才好。

    不写,怕自己日渐衰微的记忆无心淡去了那些曾经乃至如今都铭记于心的事情。

    写吧,怕自己拙劣的文笔怕是要辜负了自己深情的心表达不出想要表达的情感。

    只道是万事开头难,对待心中最要紧之事的开头,更是难上加难。

    今日恰逢冬日暖阳,心底也开出朵朵温暖来,斗胆记上一笔。

                        01.灯下织衣的母亲

    我总觉得我的父母辈是有着丰厚经历的人,他们本身,就是最好的故事,最真挚动人的小说。集体所有制经济,赚公分,到后来的国营企业,下岗大潮,他们都赶上了。

    所以现在的生活他们很知足,这也是我认为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宝贵之处。

    那个年代,听说扯布做身新衣裳,是得用布票换的。那布票也不能像现在的人民币那样,只要有钱就能换到。国家统一按人头派发,一月一人多少布票都是有严格标准的。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对那个时代最好的诠释。

    一年到头到了过年才能做身新衣裳,甭管大人孩子拿到新衣时的的那种喜悦,是如今高兴不高兴都能买买买的我们体会不了的。

    我出生那会儿,布票换布已经被取消了,市场经济渐渐活起来了,但是仍然不能爽性的买新衣裳。因为父母都在国营企业上班,虽然也有个一官半职,支撑一家大小糊口没问题,但想要隔三差五的买件新衣裳,那也是遥不可及的梦。

    我那充满智慧的母亲,便每日在灯下将父亲穿旧了的毛衣拆下,重新一针一线打出新样子来。只要逢了空闲就打上几针,再加上不到瞌睡得不行不阖眼的韧劲儿,总是过不了多久,父亲就能穿上焕然一新的毛衣了。

    图片来自花瓣网

    一家人的毛衣打下来,到最后才想到自己,我母亲,就是那个最后想到自己的人。

    我还小的时候,家里遇到了一些困难。困难到拿不出钱给小小的我买衣服,母亲便拿了大方巾(八九十年代的人都愿随身携带的帕子,代替如今的餐巾纸之用。)在几个角缝上好看的线,拿来给我当肚兜穿。

    日子是苦,但心是甜的,现在我还苦于没能继承母亲的心灵手巧,不能为我的小棉袄亲手缝上一个棉质肚兜,那兜兜,兜住的是我整个快乐的童年,也兜住了母亲对我的满满的爱。

    如今,母亲仍改不了买了新衣,得先放在衣橱子里看上一段时间的习惯。总觉得新衣裳得留着走亲访友,过大节庆的日子穿才妥当。

    这份对衣物的珍惜之情,我却嗅出了把日子过成诗一般的味道。只有极爱这拥有的一切,才能如此细致的过活。

    只有珍惜方知珍重,懂了珍重才能体味知足之乐。

                    02.脱下戎装为妻女作羹汤的父亲

    说到“民以食为天”,我和父亲算是最来劲的。一旦咱们一家人到了哪个陌生地儿,或旅游,或路过,两眼放光找美食的一准儿是我那父亲当先,我自诩为资深吃货,倒也只能排在父亲之后了。

    从我记事起,家中经常掌勺的就是父亲。在外人看来,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缘由如下,父亲曾是名副其实的兵哥哥一枚,兵哥哥身上那一股浩然正气到现在咱爹都还带着呢。左右在当时让人觉得不可接近,且颇有些凶巴巴的。

    这样一个凶巴巴的大男人在家却是伙夫,说出去无人敢信,更何况那个年代咱们那镇上大男子主义的妖风可是流行了好一阵子。我那军人出身的父亲可不管不顾,硬是撸起袖子在厨房捣鼓起咱们一家三口的三餐来。

    包子有鲜肉陷、胡萝卜肉馅、白菜肉馅等等,饺子的馅料就更丰富了,除了大家家里头都有的韭菜、白菜、萝卜馅儿,咱家的大厨还往鲜肉里头搁点儿海米,酸菜里头加点肥瘦相间的肉泥,芫荽菜加肉的馅儿里头必须菜多搁点儿,母亲爱吃。

    每日三餐不能重样,怕我们吃腻,有咸味重味的,必须得配个清淡小炒,每顿带汤水的番茄鸡蛋汤,粉丝小白菜汤等换着法儿的是必须得有的。母亲不喜吃干巴巴的饭菜,这点我也随母亲。

    父亲从前是不会做饭的,不舍得母亲在烟熏火燎的厨房辛苦,遂拜了母亲大人为师,潜心从头学起。比起那些让人趾高气扬的大男子风范,他更愿意用每日精心搭配的饭菜将我们娘俩喂得肚儿圆,看着我们满意的抹嘴,听着我们心满意足的打着饱嗝。

    这一愿意,就是不辞劳苦的几十年。就算后来当了厂子里头管事的老总,没时间回家做饭,每日天微亮,定会上菜场挑回最新鲜的菜蔬,肉得切好,鱼也得清洗干净,因为母亲不喜摆弄肉菜。

    倘若遇了在外应酬,母亲也不必自己上菜场,母亲不喜闻菜场里独特的味道。若父亲在外吃到什么新鲜菜色,一定重新要一道打包回来给我们娘俩尝鲜。

    关于吃,在我们家是大讲究。我们一家人会在一起振重讨论第二日应该安排什么菜,更多的时候,是父亲来问我们想吃什么,或者告诉我们他想做一道牛哄哄的菜问我们是否感兴趣。

    父亲最是清楚我与母亲的喜好,说来遗憾,我到现在也不能确切的说出父亲最爱吃的菜。他仿佛什么都吃,却又什么都不是最爱。我们吃的,他不吃,可当我们吃不完或者说不喜欢的时候,他又会可劲儿地吃。

    关于我家食文化,可以好好儿的摆摆龙门阵,一时半会却也摆不完。因为,家的味道,会一直延续下去。

    最是平淡的菜色要揉进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却要保证不腻味,是父母在平凡时日里的大智慧。

    父母给予我的,除了现如今这条热爱生活充满阳光的鲜活生命,更是身体力行的告诉我把日子过成诗,不一定要去远方。

    无戒365极限挑战训练营  第32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箪食,一辈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no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