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撒利亚——隔壁阿拉伯村庄的意外收获

作者: 阿挪 | 来源:发表于2017-12-01 13:02 被阅读140次
第十八篇

往常凌晨一两点在外晃荡都没害怕的,那天才晚上七点,我却已经后悔自己干嘛要在天黑之后出门。

因为我的身后,跟着一群熊孩子。

即便我笑着摇头表示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他们依然热情地跟着我走,有的甚至骑车超过我到前面,然后停下回头看着我。

我感到既尴尬又紧张,爬进青旅的房间关上门之后我才松了一口气。

这里是凯撒利亚旁边一个据说是以色列最穷的阿拉伯村庄——Jisr az-Zarqa(扎尔卡)。

凯撒利亚是临时起意想要过去看看的,那里的国家公园保留有古罗马时期大希律王的古建筑,是一个与阿卡的感觉很像的海边古城。

Jisr az-Zarqa更是在意料之外,只是因为在Agoda上查到附近就这么一家可以用支付宝预定的青旅,评价也还不错,所以我就选择了这里。

当坐着公交车进村子里的时候,发现这里跟以色列其他地方太不一样:拥挤的街道、有些破旧脏乱的房屋、以及满街晃荡的青少年儿童。

到了住处之后看到冰箱上面贴着的关于青旅的报道,印证了我的想法。

这家青旅叫Juha's Guest House(尤哈旅舍),由一名叫尤哈的当地阿拉伯村民和一名犹太女人共同创建,目的是促进阿拉伯和犹太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并且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

尽管地理位置很是特别,让初到之人会有些缺乏安全感,但这家青旅处处透露出来的专业和温馨让人放下心来。

青旅内部的装修陈设很是舒服,就像一个家一样,开放式的厨房连着客厅,还有一个小小的阳台。

客厅书架和茶几上到处摆放着旅游资讯,墙上还有志愿者用彩笔绘制的村庄吃喝玩乐地图。

根据地图,我在青旅对面的一家小店里面买了皮塔饼夹法拉费。

我去的时候小店里面聚集了一桌人在打牌,看起来真的很像中国的某些小餐馆。

另外,我还在在宿舍门上看到一张纸条,写着请不要在有他人在的情况下aiai,如果你忍不住请预定双人间!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提示,心想这里的民风倒还是开放啊。

不过可惜的是,当天就我一个人入住,也没啥机会观摩。

眼看天黑了为什么还要出去晃荡?

因为好奇啊,想知道以色列最穷的村庄长什么样子。

所以当我被那群熊孩子尾随的时候,我内心嘀咕,也许在印度的某些地方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不够富裕、受教育程度较低而且有一大堆无所事事在街上闲逛的少年的地方,很常见。

虽然这里是比其他地方落后一些,但仍然不能够说他们很穷,至少他们有大房子,也有很多不错的车子出现在道路上。

也许是我观察有偏差,也许是情况在这几年间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这里和犹太社区的对比仍然很是强烈,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确实有这样一个印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这样的对比折射出的是先进发达的西方与落后封闭的东方之间的反差。

这种自近代以来不断被强化的鄙视链在以色列这片土地上尤为明显。

这样也很容易理解当西方犹太人蜂拥而入的时候,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他们可以认为是自己将文明带进了这个落后的地方,改变了这里的面貌。

当然这只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中的一种观点,双方都不过是为了求生存。

即便在犹太人内部群体当中,来自西方移民的犹太人在东方犹太人面前总是有一股优越感存在。

在以色列作家阿里沙维特的书《我的应许之地》就这样描述:

东方犹太人从中东和拉丁美洲移民到以色列,一直遭受歧视和不公的待遇,并强制要求放弃阿拉伯文化,接受西化。德里是摩洛哥裔犹太移民,成立东方犹太人政党并与拉宾结盟,把东方犹太人的政治诉求第一次放到主流舞台。

我喜欢Juha's Guest House的故事,它让我的这趟旅行变得难忘。

而且Jisr az-Zarqa确实有值得一游的风景:

从青旅步行15分钟左右就可到达海边,原本的小渔村还有一些渔民住在海边以捕鱼为业。

这里的海水清澈透明,跟特拉维夫嬉闹的海边相比,这里更像是地中海岸边的一个秘密天堂。

而且,这里的海滩上布满了洁白的贝壳,随着海水涌动这些贝壳不仅跳跃起来,还和海水共奏美妙的音乐。

沿着长长的海滩,我一路走,一路拣贝壳。

大概在海边走了5KM到达凯撒利亚国家公园的时候,我已经收获颇丰了。

因为这一段路属于以色列国家步道的一部分,因而还能碰到徒步以及骑自行车的人。

The Israel National Trail(以色列国家步道)是一条横跨以色列与南部和北部边界的徒步旅行路线,穿越各种各样的风景、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和多样的文化。从靠近黎巴嫩的最北端的Dan基布兹开始到最南端红海岸边的城市埃拉特,全场1100KM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世界20个最好的“史诗般步道”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Jisr az-Zarqa是一个阿拉伯村庄,在这里的海边要注意穿着不能太暴露。但2KM外的凯撒利亚海滩已经是属于犹太社区的了,比基尼随处可见。

Juha's Guest House的故事让我太过入迷,以至于到了真正的旅行景点——希律王的城堡遗址时已经没有多大的兴致了。

这些断壁残垣讲述着世事变迁,历史唯一不变的一点就是她永远在变化,所以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关系也会不断变化。

尽管我总是忍不住对太过正能量的事情感到怀疑和不适,但起码有人真正地在做一些事情。


我想探寻应许之地,我想强化输出功能,别的,我也开始想了……

相关文章

  • 凯撒利亚——隔壁阿拉伯村庄的意外收获

    往常凌晨一两点在外晃荡都没害怕的,那天才晚上七点,我却已经后悔自己干嘛要在天黑之后出门。 因为我的身后,跟着一群熊...

  • 【每日读经分享】

    马可福音8章 耶稣和门徒出去,往凯撒利亚·腓立比村庄去;在路上问门徒说:“人说我是谁?” 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

  • 概述教会一千五百年

    引言 两千年前,当一个从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区而来,未得到任何宗教认证的,民间教师在凯撒利亚腓利比的境内,对跟随他...

  • 你们说我是谁

    经文:太16:13-23 在耶稣前往凯撒利亚腓利比路上的时候,耶稣问了门徒两个问题:“人说我是谁?”【太16:...

  • 凯撒加密算法(最简单的对称加密)

    凯撒算法 概述 凯撒密码是罗马扩张时期朱利斯• 凯撒(Julius Caesar)创造的,用于加密通过信使传递的作...

  • 历史故事真实可查

    【路3:1】凯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丢彼拉多作犹太巡抚,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亚和特拉可尼地方...

  • 西班牙| 3 科尔多瓦Cordoba——一杯橘子树下的橙汁

    进入安达卢西亚,阿拉伯的印记会愈发明显。当年卡斯蒂利亚占领托莱多之后,安达卢西亚还在阿拉伯人手中又掌握了300多年...

  • 【每日读经分享】

    路加福音3章 凯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丢·彼拉多作犹太巡抚,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亚和特拉可尼...

  • 比利时必玩打卡地系列 -- Caesar's Tree

    Caesar's Tree 凯撒的树 LO-RENINGE, BELGIUM 据称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

  • 以色列漫游记 06 - 草稿

    从罗马统治下一个宁静的加利利犹太村庄至今,拿撒勒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这里是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城市,有各种现代化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凯撒利亚——隔壁阿拉伯村庄的意外收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dl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