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阅读"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者文章时,有一篇文章给我触动特别大。我觉得这篇文章值得被更多人看到,非常有分享的价值。
我在文末留言:"一起写吗?一起写吧。超赞!文字写得不错,故事也很棒,行走公号准备推荐。相信你们的故事能给更多人带去启发。你的文字能激励更多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并且马上微信联系了这位挑战者,索要相关资料。
什么故事让我特别想分享呢?其实故事也简单,就是一位当教师的妈妈,参加了"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日更活动,有所收获。就鼓励自己的孩子一起写。后来这个孩子在她的影响与鼓动下真的参与进来了。
故事的精彩在于,开始的时候这个孩子对这项活动是无动于衷,根本不感冒。但当妈妈的并不着急,仍旧自己坚持写,有机会就吹吹耳边风。终于感化了孩子,一起参与了进来。
这个孩子叫王逸涵,就是今天我读到的这一篇《一起写吗》的作者。从她的记录看,应该是一位准老师。她从今年的8月1日,也就是第2期"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活动开始,坚持每天一记录(500字以上日常记录),每月一精品(2000字以上主题文写作)。
到今天是第145天,我刚才去查了一下相关数据统计,真的是一天不落,一月不少。145天保质保量在挑战着。我刷了几篇她的日更打卡文章,质量也很高。真的是后生可畏。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7f95ddb3d8fa50bc.jpg)
第2期的"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活动虽然又快5个月了,但平时大家都比较忙,都默默地写着,默默地坚持。我对大家的了解,很多也只是来自他们的文字。有点惭愧,作为此活动的发起者,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如此优秀的逸涵妈妈是谁?
为什么不知道逸涵妈妈是谁,就说她如此优秀呢?
从逸涵的描述中我猜测,逸涵妈妈应该是我们第1期的挑战者,至少参加过我们21天的适应期挑战活动。
逸涵是受她的行动影响与语言鼓励才来参加的,也就是说她自己应该坚持得不错。
最让我佩服的是,当孩子表现出没兴趣的时候,她并不着急,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又不放弃,像细水长流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言语,给予孩子滋润式的影响。让孩子发自内心地主动参与进来。
孩子参与后,他们就成为了战友。平时互相提醒,互相鼓励,一同前行。
一个爱上写作,坚持写作的孩子,阅读量也会相应增加。为什么这么说?我想参加日更的朋友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写着写着,好像就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内容可写了,有时真不知道要写什么。当输出有问题的时候,就会自动启动输入模式。就是当你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你就会比较自觉地拿起书进行阅读。或者走出去开始观察。面对生活中的事务,也会多一份关注度、思考力。
有人说爱上阅读的孩子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我想说,能坚持写作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说善于引导孩子跟自己一起坚持日更写作的妈妈足够智慧吗?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特别佩服。
"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日更活动,有夫妻一起参加的,有父女一起参加的,也有好姐妹一起参加的。有的老师,自己写着写着,就带动了身边的同事,工作室的小伙伴,学生,家人,一起写。
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我都特别开心。期待更多的人加入"教育行走一起写吧"坚持日更的队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