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公子列传》信陵君

作者: 尔珍 | 来源:发表于2018-06-20 20:34 被阅读24次
读《魏公子列传》信陵君

魏公子无忌者,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其才德远远超于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宾客数千人,以至于各国不敢冒犯魏国。

魏有隐士候赢,年七十,家贫。乃大梁城东门的看门人,公子听闻此人,就派人去拜见,给他送去一份贺礼,候赢不接受。公子大摆宴席请之,公子亲自乘车接他,并满足他去街市拜访朋友朱亥。他的这一行为深受广大百姓赞扬,因此更多宾客投奔与他。候赢也因此更加拥护他。

秦军破赵,而魏王不出兵,面对这局面,信陵君无计可施,候赢为他生计,请如姬盗晋鄙兵符,如姬果真偷出兵符交于公子。

到了邺城,公子拿出兵符假传魏王命令,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心存怀疑,正要拒绝时,一旁的朱亥取出藏于袖中的铁锤,一锤击死晋鄙。公子统帅了晋鄙的军队并下令道:"父子都在军队里,父亲回家;兄弟同在军队里,长兄回家;没有兄弟的独生子,回家奉养双亲。经过这一筛选,得到精兵八万人。这一举动足以看出公子仁爱。

经过这一仗下来,邯郸得救,保住了战国。

赵国是保住了,赵国对信陵君很是感激,为了表达诚意送出五座城池于公子。信陵君得知此消息很是兴奋,但是门中宾客阻止了他,并告诫他今日在赵国公子是有功,但在魏国就不算忠臣了,我们本是魏国人,现在借魏国军帮助赵国,这已是对不起魏国,公子听完很是惭愧。

这一留就是十年,信陵君在赵国呆了十年没有回去。在魏国遭受秦国攻打之时,公子听取毛公和薛公两人劝告之后,立马驾车赶回救回魏国。

而就在这时秦国担忧公子威胁到利益从中挑拨离间。魏王得知流言,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担任上将军,公子得知此事,后干脆请病在家与宾客寻欢作乐。这样过了四年终于因饮酒过度而死。读到这很是为公子惋惜,本该可以有另番作为,而却固执选择了沉默。

在历史上信陵君明正天下,就连汉高祖每次经过大梁常常祭拜公子,每次经过大梁命令百姓祭拜公子不能断绝,说明他的名声当时已是广为传之。

相关文章

  • 信陵君的人格魅力

    读《史记 列传》十一至二十部分,我最欣赏的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公子,即信陵君。从《魏公子列传》通篇文章中...

  • 2020-12-29

    《魏公子列传》的叙事特点 《魏公子列传》主要讲述了魏公子,即信陵君的故事。全文篇幅较长,但叙述起来毫不拖泥带水,而...

  • 读《魏公子列传》信陵君

    魏公子无忌者,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其才德远远超于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

  • 看《魏公子列传》,学经典写作方法

    《魏公子列传》是《史记》卷七十七回的内容。全文通过写魏公子信陵君的主要事迹,刻画出信陵君谦恭有礼、仁爱宽厚的性格,...

  • 略读《史记》(五十九)信陵君、侯嬴

    17魏公子列传 信陵君(?-前243) 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弟弟。信陵君仁爱宽厚,礼贤下士,从不因...

  • 《<史记>研读》262:魏公子列传(一)

    魏公子列传(一) 魏公子无忌(?~公元前243年),即信陵君,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同父异母弟弟...

  • 《<史记>研读》262:魏公子列传(一)

    魏公子列传(一) 魏公子无忌(?~公元前243年),即信陵君,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同父异母弟弟。...

  • 读《信陵君列传》| 无忌之后,再无公子

    信陵君魏无忌,战国魏公子也。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太史公为四君立传,独于“信陵君”前缀...

  • 读书偶感

    刚刚重温《史记 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余为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子...

  • 魏公子

    《史记.魏公子列传》讲述了魏国魏昭王最小的儿子无忌的故事。其同父异母之兄魏安蕉王即位后封其为信陵君。秦国军队攻打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魏公子列传》信陵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mt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