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拆书法学习拆书学习法训练营读书
#拆书学习法训练营# 03 知识,“刨”比“学”更重要

#拆书学习法训练营# 03 知识,“刨”比“学”更重要

作者: 正经胡说Ricky | 来源:发表于2017-04-20 00:27 被阅读180次

    适读对象:被碎片化信息轰炸的体无完肤;盲目追求“干货”;信息、知识傻傻分不清;

    阅读时间:5-10分钟

    我在训练营第一节课听完之后,心中就有一丝疑惑,甚至是“质疑”:为什么追求“干货”是伪学习?我带着这份好奇心听完了第三次课程,我笑了(我没“疯”),因为我看到牛人对于知识这件事的认知是一样的。而赵周老师对于解题(我的疑问)的过程是水到渠成,行云如水。

    01 你呼吸的是空气还是信息?

    先问两个问题:

    1. 你每天使用手机的目的是什么?

    2. 你关注了多少个公众号?

    我的回答是:1. 看朋友圈和文章 2.120多个。我相信很多人跟我差不多,可能公众号的数量比我多。

    假设我每天会收到一个公众号定期推送的一篇文章,字数在2000字左右,那我一天阅读的字数绝对可以超过一本书,妥妥的。很多人会说,我一年都读不了一本书,其实你们都错了,如果你一天内把公众号上的文章都读完,已经相当于每天读一本书了,牛不牛?不牛,及时你一天读100本书,没有转化成知识,没有提升你的能力,没有驱使你去行动,那就像一块块石头,而不是伟大的“金字塔”。

    有没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看到公众号上的文章,连点进去看的兴趣都没有,就直接删除。反正我有,感觉无时无刻都在接受信息,到后来我们就会机械化的“一键保存”。我们呼吸的到底的是空气还是信息,你有没有窒息感?

    02 知识和信息的另类解读

    我们知道只有知识才是对我们有价值的,一堆数据、信息是没有意义的,且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在DIKW模型中对于信息的注解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后形成信息;成甲《好好学习》对知识的定义: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赵周老师认为有上下文的信息才是知识。比如,你看到的一个观点“一天要喝8杯水”,这是信息还是知识?纽约大学两位获得总统科学勋章的教授写到类似的话“在肾功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一位成年人一天喝2000毫升水对身体有益”,这是信息还是知识?很显然,前者是信息,后者是知识。为什么?

    因为后者对于这个观点是有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的。它告诉你“一天喝2000毫升水”是因为“对身体有益”,而“肾功能没有问题”和“成年人”就是知识的边界。而“一天要喝8杯水”并没有告诉你适用的对象和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移动阅读的时代,知识的传播大都是缺乏上下文的,因为更简单、更高效。但我们不要抱怨学习素材,应该反求诸己:我们要提升学习能力,即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的能力,也就是解码的能力。

    03 为什么要对知识“解码”?

    我认为有几个好处:

    1. 识别信息是否能成为知识?

    2. 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知识获取的质量

    3. 深入了解知识的“真身”,找到为己所用的界限和条件

    4. 以点击面:用一个深度解码的知识点来解决相类似的一系列问题

    5. 提升学习能力

    04 以“解码”之道,解码其身

    想要提升学习能力,就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也就是我之前讲到的“解码”。如何才能解码?采铜《精进》一书中提到需要问4个问题,而赵周老师介绍了另外两个思路,即8个问题——前因后果、适用边界。不得不感叹一句,牛人的思维真的很相似。

    分析信息(analysing)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1)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2)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3)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4)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整理信息(organizing)的关键是清晰适用边界

    1)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实例?

    2)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3)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

    4)界(楚界汉河):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那里?

    如何能验明上面这段知识是真的“知识”呢?用以上8个问题来解码这8个问题

    1)前:

    为什么“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内容对我很重要?因为可以帮助我更好的区别信息和知识,更通俗点,通过这8个维度的问题可以让我就某一个知识点挖深,挖深的目的是让我知道这个知识的边界和适用性。

    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从我们被碎片化信息轰炸说起,我们误以为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都是知识,其实不是。所以,要通过这8个问题来分析信息是否属于知识,是否有价值?

    2) 因:

    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因为我们无法识别自己每天接收到的是信息还是知识;另外,移动阅读时代,知识是缺上、下文,这就要求我们反求诸己,提升自己的分析信息能力。

    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赵周老师好像没有提及。

    3)后:

    可以更理解自己阅读的学习材料是不是知识。如果是知识,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我更好的了解知识的使用边界,即这个知识能否进行复制和处理一系列类似问题。

    4)果:

    如果不对信息进行分析,可能还是误以为信息都是知识,浪费时间,还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5)适:

    目前为止暂时没有想到有什么想法的观点,因为这8个问题其实就是一套工具、框架和思维架构,似乎是可以支持。

    6)用:

    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我认为得有比较完整的时间,而不是非常碎片化的时间,因为这8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每个问题都需要仔细琢磨,并且与自己过往的知识体系进行链接。如果时间太碎,可能不利于深入分析。

    7)边:

    采铜在《精进》中就非常强调对于知识的“解码”能力,跟赵周老师的想法如出一辙。

    8)界:

    区别在于这个知识的深度更深,维度更广,“刨”知识的底更彻底。

    05 便签法的升级

    尽量在【I】便签中将信息的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写在【I】便签,因为对于【A1】、【A2】有更多的指导价值。我们经常会看到作者某段内容的时候,总觉得说的太xxx有道理,但自己在思考【A1】、【A2】的时候,就觉得别扭。比如,我之前看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提到的时间统计法,当时就觉得简直了,肯定不适合我。所以在【I】便签中了解了这个知识的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就很好的知道自己该采用哪些方法和行动。

    06 为什么追逐“干货”是伪学习?

    每个人对“干货”的定义和理解不同。赵周对于“干货”的理解是那种不动脑子,只想着把书中的精华摘录后,就以为学到了知识,对于这种学习方式被认为是伪学习。所以,这是这个知识的前提条件。我的好奇心也得到了解答,我对于“干货”的理解和赵周的是不一样的,我认为的“干货”就是作者将信息加工成有价值的知识。这也是我现在已经不太做思维导图的原因,不是因为不认同这种方式,而是思维导图对我而言就是提供一个知识框架,对新旧知识的链接,行为的指导等显得功能性不足,最简单的例子,你很难把便签法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画出来,不是不能,而是画出来反而失去了导图的意义。


    尾声:

    对于课程越听越过瘾,疑惑越解越少。但是,对于“前因后果、适用边界”这8个字和其对应的问题很难真正匹配上,有点难记,还在思考如何用其他的框架或模型来提炼这些问题,并且很容易记住。有想法的伙伴,可以随时与我互动。

    我是Ricky,一位扎根于学习、培训与人才发展领域的“三栖”奶爸。Ricky@知乎,公众号“正经胡说Ricky”,微博@培训力行者Ricky。用胡说的方式讲正经的话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像哲学家般思考的快乐传递者:弱弱的问一句,什么是干货,什么不是干货。HR不是最喜欢干货了,每次组织培训第一件事就翻教材,看看干货在教材第几页?我们的学员能不能拿来就用?
        听听你的这两天学习后的解释。谢谢!
        正经胡说Ricky:@像哲学家般思考的快乐传递者 说对了 高不成低不就
        像哲学家般思考的快乐传递者: @像哲学家般思考的快乐传递者 是啊,也难为HR,不是业务精通人士,却要响应美国那位老者,揽这个瓷器活。战略伙伴不是嘴巴里叫叫的。自己本身有没有干货?到头来,基础的都被外包了,高级的又不懂,尴尬了。
        正经胡说Ricky:@像哲学家般思考的快乐传递者 我理解的干货是会把知识的前因后果 适应边界告诉对方 而不只是把知识点说出来。举例:之前我们请淘宝大学TOP3老师讲课,讲模型,很好的内容,但是学员不知道怎么用,因为企业性质 阶段不同 模型的使用也不一样

      本文标题:#拆书学习法训练营# 03 知识,“刨”比“学”更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fk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