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备课到底备什么?》的时候,看到了一篇凌宗伟老师的文章,我发现文章中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或许专家和普通老师之间的区别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已经开始了。我觉得我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其实一直都是有问题的。
一:开始工作时意识不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开始工作的时候,对于老师的设想过于理想,感觉常规的语文课根本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于是不太注重教学参考书的引导。这个时候的教学目标往往非常的混乱,有的老师甚至是没有教学目标的,心中想到什么就讲什么。这样的课堂,往往比较混乱,同时学生们听课往往抓不住重点,班级成绩估计也不会太好。
二: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唯教参上的目标为第一准则。
工作初的目标混乱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就会遭受一系列的来自领导 家长 同事甚至是学生的质疑,这个时候老师往往会陷入自我质疑的阶段。老师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估计就会开始意识到自己天马行空的美丽幻想,遭遇到现实的时候,往往不堪一击,这个时候,老师往往会抓住教参或者其他参考资料上的教学目标不放,然后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
这种变化,说不上好还是坏。如果说好的话,说明这个老师已经开始适应教学现实。如果说不好的话,说明这个老师的思维已经受到了控制。不好说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还是一件让人伤心的事情。
三:教学目标的取舍是一种艺术。
当老师成长到一定的水平,他可能会研究自己的语文课到底是什么样的。那决定语文课的首先就是教学目标的设定。如果完全按照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来讲,那一定没有太大的心意,也未必符合学生的需求。这种情况下,老师就会对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取舍。开始思考那些东西对学生来讲比较重要,哪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当老师有了这样的思考的时候,老师的教学水平就开始再次进行升级。因为教学目标完成以后,老师势必会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观察和研究,这样课堂一定会发生变化,学生的满意度也一定会更好一些。
我在看书中发现,教育专家们对教学目标的思考是极其认真的。因为所有的老师都要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所以老师们首先要对目标进行极为准确的取舍。他们的思考点:
1: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目标。、
2:辅导资料上的教学目标。
3: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4:课后题中的一些具体的题目。
5:教学单元中的单元目标。
6:语文的学科特点。
7:课文前的提示以及课下注释。
8:学生特点以及学生需要。
上面的内容还不是非常完备,我觉得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肤浅的。在我们的常态课上,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比较全面的,一定要给学生尽可能的讲解的多一点。但是在公开课上,教学目标的取舍却是绝对不能这样做的,一定要抓重点进行讲解。这就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啦。
写作这篇文章,希望以后自己在进行公开课竞赛的时候,能够大体明白教学目标的取舍是一门艺术,自己一定要精确的对教学目标进行取舍。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出最为合理的选择。 201908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