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德经》第五十五章

作者: 沙漠 | 来源:发表于2024-09-16 14:54 被阅读0次

    为什么我会选择打乱章节顺序对帛书《道德经》阅读总结呢?这是因为我买的帛书《道德经》中的内容无论是“帛书甲本”还是“帛书乙本”上的内容都有残缺之处,而《道经》和《德经》的顺序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因此顺序与传世版的《道德经》刚好相反,因此有些时候我也将其称之为“德道经”。我们都知道《道德经》是春秋末年的老子著作,起初被称为“老子”,也被称为“五千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被称为“道德经”或“道德真经”——既然是“真经”那么无论我们拧出哪一个章节单独阅读也不会影响我们对生命对这个世界的真相的感悟,最主要的是《道德经》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论,即一元无分别的天道的认知论,因此今后我对《道德经》的阅读总结都会是随机抽取一个章节或重复抽取同一个章节,接下来我所阅读的便是我整理出来的帛书《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书本原文】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逢虿虺蛇弗螫,攫鸟弗搏。骨弱筋揉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即老,胃之不道,不道蚤已。

    【书本译文】

    道德涵养深厚的人,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毒虫不会叮咬他,猛兽不会伤害他,老鹰不会用翅膀打击他。虽然筋骨柔弱,但是拳头握得很紧,虽然不懂男女之事,但是生殖器会勃起,因为精气充足。他整日啼哭。嗓子却不会嘶哑,因为他的心态平和到了极点。

    懂得和谐的道理就是知道事物运作的规律,知道事物运作的规律就是明智。贪生怕死放纵欲望就会遭受祸患,精气被欲望主使就是逞强。

    事物强盛了就会衰老,这是不合乎道的,不遵守常道就会加速死亡。

    【总结】

    由于本人较懒,所以就不将其于传世版进行对比和解释了,这样做其实很没有必要。本章主旨在于警示人们相内求,可以用“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这句古语进行概括。正是因为天道是在人们的本心之中,所以探索天道其实只有向内探求其本心才能求得真相与安宁。

    我们都知道刚出生的婴儿不会对任何事物进行分别或者下定义,他不管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极其集中精神,例如他在看待某一个事物的时候就会目不转睛地观察,即使背着他的母亲转过身去也不会影响他转头继续观察,除非母亲背着他离开了,走到了目光不能观察的所在。尽管这样也不会影响他精神的高度集中,因为这个时候他还能牢牢锁住自己的本心,不会随着外部事物的变化而受到影响,纯素在其本心之道早已经根深蒂固。只不过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被潜移默化地将这颗与生俱来的本心埋没了,但是却永远不会真正地遗忘。还记得《德充符》里庄子讲到的那些奇形怪状的人吗?申屠嘉是一个受到刑法被砍掉一条腿的人,十九年来难道伯昏无人不可能没有发现他缺少一条腿,只是在他的眼中申屠嘉与常人无二无别,这与刚出生的婴儿是相同的,这就老子强调的如婴儿之未孩。

    能够做到无所分别却能有正常认知的人,就是“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寿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正生。以正众生。”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丑人怪人在和人接触后人们都不愿离开他们,因为他们行不言之教,表面看什么也没做,但内心静得相没有流动水一样,能够映照众生的各种像而不心随无转,即不保留镜像,因此人们在和他们相处之后能够看到自己的本心,即使可能只是在某一瞬间,又怎么能不让我们的精、气、神得到升华呢。能够做到这样的人被称为“得道者”或“真人”或“神人”,还记得《逍遥游》中庄子说到藐姑射神人吗?庄子对其评价“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意思是,这个神人身上的尘垢秕糠,也能将尧舜这样的人间帝王铸造出来,他哪还能受到物累呢?这样的人的京生已经远离二元对立的人道,逐渐升华至天道并永远居住。这中说法与老子在本章说婴儿的特性基本没有差别,所认人们在看到婴儿的时候会暂时看到一些被埋没的本心,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都喜爱婴儿的一个缘故。《刻意》一文中庄子也有这样的一段话——“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这里的“同帝”就是做为自己内世界的“造物主”,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的精神怎么能不得到升华呢?因为外在世界于内世界没有差别,所以古人说“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紧接着“同帝”后面,庄子又说“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生唯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兼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婴儿难道不就这样吗?对于婴儿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真人,又怎么能不让人亲近呢?所以老庄都一再倡导“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里的损便是放下当下对你来说多余的一切,这就是婴儿的特征,如他不饿了便不再吸奶。正是因为婴儿接近于真人,所以老庄对婴儿的琢磨都非常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帛书《德经》第五十五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ew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