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凉粉担

作者: 恣意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7-03-03 20:43 被阅读386次
凉粉担子

凉粉,是西北的一种特色小吃。用土豆淀粉加水熬煮成糊状,再等温度冷却下来,就是一整块成熟的凉粉。其做法很像熬制皮冻的过程,需要先大火加热,后小火慢熬,很是耗时耗力。

将出锅冷却成型的凉粉,用大刀切成薄片,加以香醋、香油、蒜泥、麻酱、食盐,再加少许汆过水的豆芽和绿菜,然后浇上西北特有的油泼辣子,搅拌均匀,即可食用。食之,滑爽腻嫩,香辣可口,简直是美极了。当然成型的凉粉也可以用一种叫做“捞捞”的特殊工具,捞出细条,调味而成。捞凉粉的过程,就像擦土豆丝的过程。由于捞出来的凉粉细长如面条,可以与调料充分融合,所以味道又与大刀切片的不竟相同。

小时候,农村条件不是很好,隔三差五吃一顿凉粉就是很好的伙食改善了。而我的记忆当中,不光有吃凉粉的美好,更多的是夏天熬制凉粉时的高温闷热,冬天早起生火时的冻手冻脚,以及父亲挑着凉粉担子的情景。

捞出来的凉粉

从初中起,父亲就开始挑个担子,从我们村到临近村里去叫卖凉粉。那时,除了种地,好多人会选择打工搞建筑,留在家里被看做一件不是很光彩的事。父亲叫卖凉粉不是因为凉粉的收入高,利润大,而是因为父亲身体不太好,干不了土建工程方面的重活。

凉粉是小本生意,利润微薄,销量也一般。多数人家,要不是家里有小孩或来了客人,很少有人成天去买凉粉吃。所以父亲的一担凉粉必须转上整整半天,走好几个村子,才能卖完。

一担子凉粉60来斤,全部卖完能收入30来块钱,扣除原料成本,才挣得不到20块钱。如果卖的好,一天就可以卖两趟。而就是为了这不多的一点钱,父亲就得和母亲早早起床,生火熬煮,加工冷却,然后成型装担。

父亲挑起这60多斤的担子,走出大门,清清嗓子,喊出一声悠长而清爽的叫卖声“卖凉粉喽”。这个“卖”字得开腔如破雷,有气势,然后迅速进入“凉粉”二字,吐字清晰明快,略作停留,再进入一个长长的拖音“喽”,声音略作上翘后,戛然而止。

好的叫卖声就好比一个区别于别的卖家的标志,在家的老人孩子还有家庭主妇,听到独特的叫卖声,就会知道是你家的凉粉来了。于是停下手中的活计,找寻好零钱,寻着声音,准确判断出凉粉担子的位置。

走街串巷卖凉粉,真是个苦差事。一声接一声的叫卖耗费嗓子,不停地负重走动还很费脚力。而就是这样的工作,父亲一直干了十年。

父亲经常把脚走跛,把嗓子喊哑,仍然挑着担子走街串巷。

那时,并没有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制,我们上学还得交学杂费、书本费等等。依靠土地的收入只能勉强糊口,好多土地都已荒芜,很多人都扔下老人孩子出门打工。

父亲选择了留下,用担子担着我们上学的希望,一步一步行进在村村落落的大街小巷,终于把我们供出了初中。而我又考取了市里的重点中学,除了比农村中学高昂的学杂费,家里还要担负我一天在外的生活费。

父亲的担子更重了,父亲需要走的路更远了,父亲的叫卖声也更加急切了。

走街串巷

钱,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我原本想着,我会去我们临近三个镇唯一的高中去上学。虽然是乡镇的高中,升学率很低,但周边的孩子基本上都在那上。父亲母亲却鼓励我去一中。

我自小学三年级到初中,成绩没有下过全级前三,初中的老师和同学都鼓励我争取考一中。但我知道,即使富裕的农村家庭,都很难支持重点中学的高昂学费和生活费,对此我不敢奢想。我想,家里本身就条件不好,选择去市里的一中上高中,得花多少钱啊。我从没有向父母提过一中的事。

但父母显然也听说了。

到现在,我还清晰记得他两当时坚定的眼神和语气,充满着鼓励和自豪,信心和勇气,没有任何迟疑和畏惧。

那天,我在家里陪父母做凉粉,一个要好的同学来找我,邀我去参加一中的自主招生。

一中是选拔性考试,属于自命题。所以考试要晚于初升高的统考,而那时我们统考已经结束。

我犹豫半天,支支吾吾。父母却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说,去考,一定要去考。并和我同学约好了时间。

那天父亲跟我很认真的谈了一次话,我印象当中应该是为数不多的正式谈话。他说,你上到哪,我和你妈供到哪,挣死老牛不翻车,我和你妈有这个信心。

母亲也说,是的,要去考!

我说,可是……学费。父亲打断了我的话,说,“那不是你考虑的事,有我和你妈在,你不要操心那些事情。你尽管去考就行。”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又捡起了早已放下的书本。几天后,我和那个同学还有我们村干部家的孩子三个人踏上了去市里的路。

父亲和母亲一直把我送到车点,看着我们的车渐渐远去。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如鲠在喉。

后来我考取了一中,是当时村里去参加考试的三个人里唯一考上的。父亲和母亲十分高兴,他们坚定地兑现着当时的诺言,硬是用凉粉担子把我供了出来。

再后来,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直到我参加工作后,父亲不再卖凉粉了。因为,实在是挑不动了。

大刀切出的凉粉

现在家里偶尔也会做凉粉吃,父母的手艺依然不减当年。但我们吃凉粉时,心里总是有一种别样的感觉,经常会记起曾经艰难的岁月。

一口凉粉下肚,父亲哑着嗓子,跛着脚,一晃一晃,挑着凉粉担子沿街叫卖的情形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

就是那么一个瘦小而倔强的身影,拖着疲惫的腿脚,扯着沙哑的嗓子,一步一步,一声一声,用弱小而坚韧的力量,给了我人生无穷的动力,也给了我人生更多的选择。

相关文章

  • 父亲的凉粉担

    凉粉,是西北的一种特色小吃。用土豆淀粉加水熬煮成糊状,再等温度冷却下来,就是一整块成熟的凉粉。其做法很像熬制皮冻的...

  • 【原创】母城的味蕾记忆|最难寻的民间小吃

    重庆是一个让人馋得流口水的城市,吃重庆菜有一种痛快的感觉,像口水鸡、东东包、凉粉、卤水鸭掌、酸辣粉、过桥抄手、担担...

  • 西安黑暗料理之卤汁凉粉

    卤汁凉粉貌似凉粉,又不全是凉粉。 说是凉粉,因其主要原料仍是绿豆糊糊做成的凉粉;说不全是凉粉,则该凉粉不仅夹杂泡馍...

  • 凉粉

    凉粉 凉粉 ...

  • 记忆里的味道

    看着日益衰落的小贩,原来挑着担在大街小巷叫卖“豆花、凉粉”,小孩期待着他、听着他动人的叫卖、看着他汗流浃背的打包着...

  • 我想接下父亲的担

    我想接下父亲的担 ��|�Y 我想接下父亲的担,真的,这是我长大懂事起最大的心愿,看着他那半百的身躯依旧活在的劳苦...

  • 走在父亲的老担路上

    那一年初三毕业。 六月的天气多风多雨。 我在家已休了好一段时间。心空白得像张白纸。像儿子在朋友圈的一句话“天空雾霾...

  • 凉粉,换-凉粉吧!

    凉粉,换——凉粉吧! 文/王慧丽 小时候在老家,尤其是寒冷的秋冬季节,最盼望那一声吆喝:“凉粉——换凉粉吧!”...

  • 发表3:穿过四季的芼担

    “芼担”是尖担的别称,因经常挑着芼(mào)草束而得名。 我在闽南农家长大,经常看到扁担和芼担,扁担是父亲用的,芼...

  • 读书笔记--状元凉粉

    你吃过不要钱的凉粉吗?在本文里的状元凉粉店,却着实有这种“好事”。 《状元凉粉》一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一贯认为凉粉是...

网友评论

  • 1d1fe59907c3:写的真挚感人,赞👍
  • e2f137ded881:眼含热泪看完了这篇文章,非常感人啊
    恣意生活:@e2f137ded881 谢谢鼓励支持😊!
  • 风吹过雪在飘:感人,父亲是深沉的爱
    恣意生活:@风吹过雪在飘 谢谢鼓励支持😁!
  • 北塔雪松:父爱如山
    恣意生活:@北塔雪松 是的。谢谢你的鼓励支持😁!
  • 金火丁:可怜天下父母心。
    恣意生活:@大师贴屏保 是的,父母都不容易。只有我们做了父母才能体会到。谢谢你的鼓励支持😊!
  • 桐麻008:宇宙虽大,为我们挡雨的却是父亲的那把臂膀,那份爱只能藏在心窝窝里……
    恣意生活:@桐麻008 是的,确实如此。愿天下父母都安享晚年!感谢你的阅读欣赏!
  • 尔勺:为你鼓掌👏👏👏👏👏
    恣意生活:@咏葭 谢谢鼓励支持😁!
  • 24897c8f60bc:每个人都最要感谢的就是父母,无私的爱!
    恣意生活:@24897c8f60bc 谢谢阅读欣赏!
  • 丁_香:父爱如山!
    恣意生活:@丁_香 是的😁。谢谢你的阅读欣赏。
  • 8f4781f5e77e:爱的力量
    恣意生活:@卿建 是的,父母的付出伴随着浓浓的爱。谢谢你的鼓励支持😊!
  • 烧火一条柴:挺感人
    恣意生活:@湘西汉子 谢谢阅读欣赏😜!
  • 老吴所求:满满亲情满满爱。
    地方特色小吃,读来很想吃一碗。
    恣意生活:@老吴所求 有机会来西北玩,有得吃😜!谢谢你的阅读欣赏!
  • 0fed77b77685:支持楼主,很感动
    恣意生活:@Mqzy 谢谢你😊!
  • 0fed77b77685:你应该永远都会铭记父母当时说出支持你去读一中时坚定的表情吧,那里面,有对你的信任和爱,那个时代的特殊,给了你不一样的经历,同样也给了你的父母生活的抉择,或许,如果当时你没有去读一中,会给家里减少很多负担,但是,我想你肯定明白,你父母对你的爱,让他们从未后悔过
    恣意生活:@Mqzy 谢谢你的阅读欣赏,鼓励支持😊!
    恣意生活:@Mqzy 是的,你的这些感悟,又深了一层,看着你的文字,我很感动。确实应该感谢父母,那种信任和爱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也给我的人生更多选择的机会,某种程度上说几乎用他们的辛苦付出,铺平了我求学的道路。如果不是他们的支持,我要在乡镇上高中,考取大学的几率要小,需要付出的努力需要更多。父母之恩,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用爱回报。
  • 灵兰国学:朴实无华的笔写出了西北伟大的父爱!
    恣意生活:@灵兰国学 谢谢你的阅读欣赏,鼓励支持!

本文标题:父亲的凉粉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br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