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荟萃中外人物记🌐名人名篇🌍
西汉名将李陵一一历史上唯一值得同情的战俘

西汉名将李陵一一历史上唯一值得同情的战俘

作者: 婉㚥 | 来源:发表于2020-05-08 16:03 被阅读0次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人是人们所崇拜的英雄。

一个军人在战场上要不取胜,要么战死,投降者是遭人唾弃的。

所以在以往中国的历史上,投降敌方的人大多没有好下场。

可是在西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叫李陵名将,他在弾尽粮绝之际投降匈奴,他的遭遇颇受到后人的同情。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李陵是西汉名将、文学家,飞将军李广长孙。

可以说李陵出身名门,根红苗正,前途无量。

李陵擅长骑射,而且爱护士卒,声望极高。

李陵初以祖勋,授予侍中、建章宫监,迁骑都尉。

年少气盛的李陵因爷爷李广没有封侯而耿耿于怀,他一直梦想着能冲锋陷阵,封侯拜相,以弥补爷爷的遗憾。

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前99年的秋天,汉武帝令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铁骑从酒泉出发,征伐匈奴。

此时的李陵正担任骑都尉,率领丹阳和楚地的五千人在酒泉、张掖一带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

这场战役打响不久,李陵便主动要求率领五千步卒,出居延海,向北深入单于王庭。

这时候的李陵他只想要好好表现自己,给当今皇上留下个好印象。

汉武帝对年少有为的李陵也是十分的看好,他在长安等待着李陵的捷报。

大约过了三十天后,李陵率部队与匈奴八万铁骑相遇于浚稽山。

李陵屯兵两山之间,以一当十,连战连捷,十天之内共斩杀匈奴骑兵一万余人。

按照李陵事先的部署,他且战且退,一路将匈奴单于引向正南方的汉匈边界。

李陵在那里等待着将军路博德负责率军的接应。

谁曾想到,就在距离汉朝边塞遮虏障仅剩下一百多里的时候,汉军被匈奴阻断退路,弹尽粮绝。

李陵率部队奋力拼杀,最后只能以短刀、车辐做武器,而这援兵却迟迟不到。

李陵部队内无粮草 ,外无救兵,死伤惨重,走头无路。

匈奴军队如猛虎一般扑向弹尽粮绝的李陵部队。

李陵见此情景,不由仰天长叹一一

“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

可惜上天没有给李陵翻盘的机会。

到了子夜时分,李陵率领十几名壮士强行突围,不幸被匈奴人发现.……

数千名匈奴骑兵衔尾追击,到了最后关头,李陵大呼一一

“无面目报陛下!”

李陵说罢,手握军刀,自我了断……

这时候,李陵的部下紧紧地抱住了他,这位部下劝说李陵先假降匈奴,等待时机再卷土重来。

李陵听罢长叹一声,于是便投降了匈奴。

李陵以五千军士力抗匈奴八万骁勇之敌,坚持十余日,不可谓非奇迹,不可谓不尽力,无奈天不佑他,痛心疾首。

李陵战败投降匈奴的消息传到长方片安后,汉武帝龙颜大怒……

一国之君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群臣们不敢反驳,都一致认为李陵罪大恶极。

在此期间,只有司马迁敢于直言,他对汉武帝说道一一

“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士兵有恩信,他之所以不死,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竟敢批评皇上,这让汉武帝怒火攻心,他立即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随后处以腐刑,史称“李陵事件”

“腐刑”就是割去男人的命根子,司马迁悲惨地成了一个废人。

年老的汉武帝自负固执,他性情阴阳不定,喜怒无常。

司马迁没被处死已经算是好的了……

“李陵事件”过去了很久以后,汉武帝突然悔悟到李陵投降可能是无救援所致,于是说道一一

“李陵出塞之时,本来诏令强弩都尉接应,只因受了这奸诈老将奏书的影响又改变了诏令,才使得李陵全军覆没。”

想到这里,汉武帝便派使者慰问赏赐了李陵的残部。

李陵在匈奴一年后,汉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返回长安。

谁料公孙敖无功而返,他怕武帝怪罪,于是便对武帝说一一

“听俘虏讲,李陵在帮单于练兵以对付汉军,所以我们接不到他。”

汉武帝听到后勃然大怒,立刻将李陵全家满门抄斩。

李陵的母亲、兄弟和妻子等人都被诛杀,惨不忍睹。

从此以后,陇西一带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节而累及家族为耻。

在匈奴的李陵听到全家被杀的消息后,不禁大呼冤枉,掩面而泣……

此后,有位汉使来到了匈奴,李陵对这位使者说道一一

“我为汉朝领步卒五千横扫匈奴,因无救援而败,有什么对不起汉朝而要杀我全家?”

这位使者对李陵说道一一

“陛下听说李少卿在为匈奴练兵。”

李陵大吃一惊,他对汉使说道一一

“那是李绪,不是我。”

汉使闻之大惊,但木己成舟,无可挽回!

这李绪本来是汉朝的塞外都尉,驻守奚侯城,匈奴来攻便立刻投降了。

李绪做的事却栽在李陵头上,这实在是天大的冤枉啊!

事己至此,归汉无期,百口莫辩,心如刀割……

要说这匈奴单于对李陵倒也不错,他知道李陵恨李绪为匈奴练兵而使自己全家被诛时,便派人刺杀了李绪,为李陵岀了口冤气。

后来,大阏氏要借机杀掉李陵,单于便把李陵藏到北方去了,等到大阏氏死后才让他回来。

匈奴单于很是看重李陵,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又立他为右校王,让李陵成为了匈奴贵族。

可是此时李陵的心已经死了,他时常仰望星空,泪如雨下……

李陵得到了匈奴单于的礼遇,而不肯合作的苏武还在牧羊。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承皇位。

汉昭帝知道这时的辅政大臣霍光和上官桀以前都是李陵的好朋友,于是遂派李陵的故人任立政出使匈奴,劝说李陵归汉。

匈奴单于设宴宴请任立政等人,李陵和另一名降将卫律陪座。

那任立政见无法私下和李陵交谈,于是便以目相视,屡屡拿手去握刀环,又俯下身去握自己的脚,他这样做的意思就是让李陵归汉。

可李陵却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这样又过了几天,李陵和卫律宴请汉使,两人皆身穿胡服,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

酒过三巡之后,当着卫律的面,任立政仍然无法直言,只好对李陵旁敲侧击道一一

“汉朝已经实行大赦,中国安乐,皇上年富力强,霍光和上官桀两位大臣辅佐朝政,正当显贵。”

李陵听后,沉默无言,良久良久,他抚着自己的头发说道一一

“吾已胡服矣!”

又过了一会儿,趁着卫律上厕所的机会,任立政赶紧对李陵说一一

“唉,少卿您受苦了!霍光和上官桀两位托我问候您。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

李陵看着旧友,轻叹了一声,回答道一一

“老兄,回去很容易,可是我怕再次受辱。”

其实李陵自从知道全家人被诛后,他便明白自己是永远也回不去了。

大汉帝国已无他立足之地,李陵只能在梦里回归故里了。

任立政见李陵心意已决,只能遗憾地返回长安。

后来,当苏武历经劫难,最终得以回国时,李陵置酒相送,他内心的矛盾痛苦,五味杂陈……

悲伤的李陵哀歌一曲以表心志一一

“走过万里行程啊穿过了沙漠,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归路断绝啊刀箭毁坏,兵士们全部死亡啊我的名声已败坏。老母已死,虽想报恩何处归!”

李陵心中不是不想归汉,可他实在是无家可归了。

李陵在匈奴呆了二十多年,他寂寞悲伤,郁郁寡欢……

元平元年(前74年)李陵在忧伤中走完了自己不幸的人生。

在匈奴的二十年中李陵从未参加过政治,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汉将,他永远不会与汉朝为敌。

可惜世上的人都不再相信他了,在他们眼里李陵就是一个叛徒。

李陵一生都是一个悲剧,他出身将门,奋勇杀敌,力竭被俘,身败名裂!

其实李陵投降有何过错,难道只有战死才算是英雄吗?

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吗?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这是一战到死法律的无情。

在汉武帝时期,匈奴王子金日磾投降汉军,可他却得到了武帝的认可,还成为了汉昭帝刘弗陵四大辅臣之一。

同样都是投降,为什么金日磾可以青云直上,而李陵却要满门抄斩呢?

这样的双重标准实在令人费解!

在茫茫草原上,有一个孤独的汉人,他有国难归,有家难回,唯有三更时分,对月长叹,泪流满面.….…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汉名将李陵一一历史上唯一值得同情的战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ef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