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汇读书蜕变.遇见更好的自己
《学会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做一个有深度的人

《学会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做一个有深度的人

作者: 乔平_ | 来源:发表于2020-03-30 09:56 被阅读0次

    文/乔平

    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结果是要求一个人虚怀若谷地接纳各种观点,理性评判这些观点,然后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接受哪些思想或采取哪些行动。
    ------这是《学会提问》里总领全书的话,也是这本书的主线。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吃这种食物可以防癌"、"跑步姿势不对等于白跑"、"半年后房价会大跌"……面对别人兜售的观点,信还是不信呢?我们乐享其中,而又困惑不已。

    在这些问题面前,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呢?靠直觉?靠经验?还是诉诸权威?无论如何,理性的思考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读懂《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的"圣经"》这本书,可以让你看清诸多问题背后的真谛!

    《学会提问》由美国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共同编写而成。尼尔•布朗是一名杰出的经济学教授,是“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曾为美国国家安全部、IBM亚太公司、乐高公司等众多机构提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及咨询服务。《学会提问》是他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经典读物,至今已修订到第10版。

    01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样子的?

    批判性思维,英文critical thinking。尼尔将批判性思维分解成三个方面帮助我们理解:有关键问题意识、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意愿。

    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性思考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一个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人,往往拥有开放性的精神,对困惑可以提出客观的提问和评价,其思想更有深度。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目标是寻求更好的结论,寻找更好的看法,做出更好的决定。

    可是,批判性思维并非找茬儿、挑刺儿,而是用一种积极而谦逊的态度参与对话,深入理解并且形成自己的结论。

    尼尔在书中举例说明的很多话题,包括广告、立法、选举、教育、论文写作、个人生活决策等等,无一不是日常生活触及到的事情,这些都与批判性思维息息相关。

    书中写道:“你应该记住,几乎任何一个你所遇到的信息都有一个目的。”你是否会成为别人思想的傀儡,决定权在你自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批判性思维。

    02 培养批判性思维,我们该怎么做?

    遇到问题要学会向自己提问,有效的质疑会促使自己去思考,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答案。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找到论题和结论

    看到一篇文章或者一段信息,需要先找出论题和结论。

    论题是会话和讨论过程中所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大部分情况,文章标题或者开头就是论题,有时也需要从交流或者会话中进行推断。

    论题分为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描述性论题是有关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问题;规定性论题是有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分清这两类论题有助于我们给出客观的评价。

    结论是作者想让对方接受的信息。作者会摆出各种观点各种理由,层层推理,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结论。结论一般出现在开头或结尾,也可以从论题推断,或者根据因此、得出、表明、证明、问题实质等指示词寻找。

    第二是找到得出结论的理由

    所谓理由,就是指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推理性陈述。

    当作者有个结论希望你接受的时候,他不但要提供各种理由来说服你,还要证明为什么他的结论是正确的。论证的提示词通常有由于、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这个事实、鉴于、由以下材料支撑、研究显示等。一旦找到理由,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结论站不站得住脚主要取决于理由的扎实与否。

    第三是掌握一些常见的推理谬误

    所谓推理谬误,就是在推理过程中作者会利用一些小花招来说服你采纳其结论。如书中所列举的:

    人身攻击: 通过让受众讨厌其人,从而反对他的观点。
    晕轮效应: 反向人身攻击,通过赞美其人让受众接受他的观点。
    滑坡推理: 如果某事发生,则相关的很多事情肯定发生,以此扩大影响。例如:如果我们统一开放负面新闻报道,那么报纸上一定都是负面消息,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妄求完美: 如果某方法不能彻底解决某问题,就不采用此方法。例如:如果你的软件还存在BUG,你就不应该推向市场。
    偷换概念: 用模棱两可的话,隐瞒真相。例如:我们这项收费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惯例是什么?)
    诉诸公众: 利用公众的观点,认为公众支持的就是合理的。例如:群众支持对贪官要判处死刑,所以贪官就要判死刑。
    诉诸权威: 利用假权威的观点。例如:有科学家说亩产可以过万斤,所以我们就相信了。
    砍稻草人: 歪曲对方的观点,攻击其并不存在的观点。例如:上帝并不能如科学一样解释世界,所以你不应该信仰上帝。
    一厢情愿: 做出错误的假设,即因为我们希望A,所以就是A。例如:我们不需要理睬他,他肯定会因为经济利益而屈服的。
    偷梁换柱: 提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转移听众注意力。例如:我不是告诉你按时回家吃饭吗?——你看你总是在责怪我。
    循环论证: 把论点换个说法,在论证中变结论为理由。例如:我爱牛人们的精辟观点,因为他们观点犀利,不正值得信赖吗?

    第四是学会识别信息不明确的表达

    语言极其复杂,经常会有一些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让读者觉得不知所云,也有些会让我们掉入陷阱,被他牵着鼻子走。所以找出这些信息不明确的词很重要。

    词语释义不确定。例如“高收入”、“幸福感”,这些都是很模棱两可的词, 什么样才是高收入, 才是幸福感, 这些每个人的标准,感觉都不一样。

    词语存在歧义。如"自由"、"侵犯"这样的词可以有多重解释。遇到这样的词语,先想想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然后看看上下文,作者有没有解释清楚,如果没有解释,那就是一条有歧义的词语。

    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它会让你的思维短路。比如"牺牲""公平"都是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它能激发起我们内心的一些特定情感,从而影响我们的判断。

    总之,需要牢记一个原则:一个词或短语越抽象,人们越有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越需要我们认真研读。

    第五是学会甄别证据的效力

    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这些是最常用的几种证据呈现形式。影响到证据呈现方式的因素非常多,有个人需求、早先预期、普遍信念、态度、价值观、相关理论和意识形态等。

    直觉通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个人经历容易以偏盖全;典型案例很有说服力,但还是要问问这个例子是否有代表性;当事人证词引用,尤其是名人名言,不用过多怀疑,只需关注其真实性;专家意见一向被认为比常人权威,但要知道专家也会出错这一事实。

    为此,我们在思考中从这几个方面质疑会取得良好效果:证据是什么?怎么知道它是真的?为什么相信它?确信它是真的吗?你能证明吗?

    03 拥有批判性思维,让自己的表达更严谨

    首先是明确论题和结论,作为一个有批判性思维的作者,写作时理应认为读者和你一样,期待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支撑和论证你的论题。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先将论题的范围尽量缩小,想清楚一个主旨明确的论题,然后清楚明白地给出设定的结论,让读者一目了然。

    其次是找到理由和证据,确定论题和结论后,就要去努力发觉更多扎实的理由和证据说服读者。论证最好的办法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将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你又该怎样去回答?或者把自己放到对立的立场, 去找出反驳自己观点的论据, 从而得出更全面论证。

    再次是注意推理过程的缜密性,运用批判性思维写作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推理谬误、用词不确定以及证据没有效力等问题。当你判断自己的论证里有个词意思不明确,就一定要解释清楚,避免在写作中把你的价值取向和描述性想法混为一谈。

    《学会提问》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学会面对问题如何深思熟虑,不抵制不盲从,不为感性和无事实的传闻所左右,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甄别和利用有价值的东西,擦亮眼睛去观察世界。

    在美国,这本书被称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300多所高校将其作为思维训练用书,是30年畅销不衰的经典。俞敏洪说“这本《学会提问》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很出色地完成了传授批判性提问的技能这一目标,既简洁又全面,实践指导性强。”

    学习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为了考试,或者显摆自己有多聪明,而是使我们的行动更有逻辑,更趋于合理。当然,用批判性思维看问题,并不是让你吹毛求疵,专挑毛病,而是让你改进思维方法,具备更好的鉴别力,让自己的思想更有深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做一个有深度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ys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