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人在旅途(二十六)

作者: 悦读苑 | 来源:发表于2019-06-22 06:14 被阅读2次
    教研人在旅途(二十六)

    程实老师对做课这一课题,他一直在研究着。

    那一年,他在全县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面对全县的小学语文教师,讲了一段这样的话。

    他说:“作课是我们所说的是上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的实践活动。上课是教师将课备好之后,按照学案进行教学,它集中体现在课堂上,是将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上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说教师备课是一个准备过程,那么上课是一个实践过程,它是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 

    看到在座的由各乡镇的教研员,他接着说:“教师创设各种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怎样体现三个维度,怎样选择合适的教学机智等一系列问题都要表现出来,作课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平时说的最多,做课也最多,这里不再赘述。”

    看到这样一种观摩研讨会,乡镇教研员都夸赞说效果很好。

    程实老师随后把第三种课型,发表在了《教育教学论坛》上。

    我们也在研讨着三种课型,特别是做课。看着《杨氏之子》的教学实录,会得到许多启示。

    教研人在旅途(二十六)

    【文本呈现】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是老朋友啦,五年级时我们一起学习过《卜算子。咏梅》,你们还记得吗?(同学们纷纷举手)谁来背一背?(指一名算子·咏梅》)

    二、疏通课文

    师:你们真不简单,这两首词我们学过一年多了,你们还记得这么清楚。

    (大屏幕出示《杨氏之子》一文。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注视屏幕。)

    今天这篇课文你发现与我们上次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一篇古文。

    师: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

    生:古文化现代文简洁。

    生:像古诗一样凝练。

    师:同学们,学好古文能增长很多知识。我们不但要把唐诗、宋词、元曲学好,还要学一些文言文。老师小时候上学没学好古文,至今还感到遗憾。

    师:(老师把目光转向大屏幕)谁愿意把大屏幕上的古文读一读?

    (生纷纷举手,师指一生读。发现有一个地方断句含糊,又指一生读。第二个学生读得很好。)

    师:同学们要注意啊,梁国是一个地方

    教研人在旅途(二十六)

    下面再请一位同学大声读。(生读完一句,老师再指导,再法范,让这位学生读,直到读完。)很好,太棒了。完全正确。

    再请一位同学读。“你读,要超过女同学啊。”(像指导女同学一样,再指导第一句。待读完一句,让全体同学一起读第一句。再让男同学接读。)

    师:不错,请坐下。

    再听我读一遍。现在你们都不要看书,看老师的脸。(老师一边读,一边通过表情和适当的肢体语言,还原语言文字的形象。)“杨氏之子”。“子”是个小男孩,读的时候,心情是轻松的,是高兴的,要好玩。因为是小孩的事。(老师又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课文。)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个古人的话说成现代的话,把古文的意思用现代的话说一说。“梁国杨氏子九。”谁来说?说错了没关系。

    生: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人家有个男孩子九岁了,非常聪明。

    师:你也真聪明!谁还愿意再说一遍?或者重复一遍,或者说得更好?

    生:梁国有位姓杨的,他的儿子九岁了,非常聪明。

    师:梁国这个地方有一户姓杨的人家,这个姓杨的人有一个儿子,今年九岁了。——这个孩子姓什么?

    生:(齐)杨——

    师:要记住啊!他是杨家的后代,当然姓场啦!咱们班有没有姓杨的?站起来。(两名学生站起来,老师拍着一位同学的肩头)哎哟!你们杨家的上辈、上上辈、上上上辈,(众笑)有一个男小孩,甚聪慧。这是值得骄傲的啊。你们也甚聪慧,是吧!(面向全体同学)这小孩姓什么来着?

    生:杨——

    师:记住了!我为什么反复问同学们小孩姓什么,有用意的,后面再讲的时候你们要注意啊。我还有一个字想给大家写一下。(老师半蹲着向上伸着胳膊一边板书一边讲)“惠”,卧钩卧倒,要写好这个字,“心”字底要写大点。把手伸出来,再写一遍,大点啊!卧钩卧倒。两点要生动点。(老师笑眯眯地晃动胳膊示意“心”的两点,众笑。)关键要写好心字底。“惠”和“慧”在古代是一个意思。(板书“慧”)接着往下说。“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你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叫父亲的儿子出来。

    师:“乃”就是“就”。“父不在,乃呼儿出。”谁叫的?

    教研人在旅途(二十六)

    生:孔君平。

    师:孔君平拜访他的父亲,父不在家,就叫他的儿子。这里省略了许多内容。我们推想一下,可能是哪些人开门?

    生:我觉得第一种可能是妈妈见孔先生来拜访她的丈夫,他的丈夫不在家,她把孩子叫出来的。

    师:学一学

    生:嗯,这样吧,先生,要不你见见我家的孩子吧,我家的孩子也很聪明的。

    师:(笑)噢,这是一种可能。妈妈还可能会说——哎!孩子,快出来!快出来!你孔叔叔来了,你先过来陪孔叔叔坐一坐。如果是佣人,譬如说,他一开门,一见孔先生忙说,对不起,孔先生,我家主人不在家。(以不同角色描述)孔君平问:“哎!他小孩在家吗?我就喜欢那小孩。”“在在。哎!快出来!孔先生来了!”我们知道古文十分简练,像这篇文章中它省略了一些叙述文字,这要靠思考和想象去补充。

    师:再往下说:“为设果,果有杨梅”。什么意思?谁能用现代的话说一说,请。

    生:那个孩子给他端上来一盘杨梅。

    师:有不同意见吗?你(指刚才发言的学生)注意听别人的发言。

    生:孩子为孔先生端上来一盘水果,水果里面有杨梅。

    师:(问前一个发言的学生)你接受这个意见吗?

    生:接受。他端来的水果不光有杨梅。

    师:对,不是一种水果,有几种,其中有杨梅。

    师:你看这个姓杨的小男孩为这个姓孔的先生,端上来一盘水果,水果里面有杨梅。杨梅的“杨”字怎么写的?看清楚,怎么写?木字旁。和杨氏的“杨”怎么样?

    生:一样。

    师:孔君平跟他幽默一下。“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这句话意思是什么?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我们家的果子。

    师:“我们?”“君”是“我们”吗?“君”是什么意思?是客气。坐下思考,思考好再举手。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可是你家的果子啊!”

    师:这是你家的果子,明白啦?这话听清楚啦?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还要再加几句,你来试试。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问——

    师:不是问,是说。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你们家的果子。”

    师:用今天的话来说,还要再加上几句,我的意思谁明白啦?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杨梅和你一个姓,是你们家的果子。”

    师:明白了吗?你呀,姓杨;杨梅呢,它也姓杨。两个“杨”是一个字。看来,杨梅是你们家的果喽,清楚了吗?往下说,“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禽,先讲禽。

    生:禽是家养的一种动物。

    师:这里的“禽”不是家禽,“禽”指的是鸟,飞禽走兽嘛。用今天的话来说——

    生:最后一句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儿子听了这话回答说:“孔先生,您姓孔,孔雀也姓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师:“未闻”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听说过。

    师:好的。既然读懂了,再朗读一遍吧。大声地读。

    教研人在旅途(二十六)

    三、背诵积累

    师:看谁记忆力超常,现在就会背了,站起来,勇敢试一试,考一考记忆力。总是你第一个举手。

    生:我觉得我可能——

    师:别“可能”,自信一点来。

    师:掌声。

    师:只错了一个字!不得了!握握手吧!

    师:谁再来背一遍?

    师:一个字没错!掌声送给他。

    师:叫什么名字?

    生:李宇。

    师:还有谁会背吗?(又指一生背)

    师:太好了!掌声。(全体鼓掌)

    师:大家一齐来背。(生一起背)

    (河南省林州市 张贵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研人在旅途(二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tm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