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琴史》// 宋玉

作者: 原麈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10:54 被阅读584次

卷二

臞仙神奇秘谱  书影

宋玉(意译)

宋玉,楚国人,是屈原弟子。

善作赋,风格与屈原作品相似,

而哀伤感愤,委婉抒发讽谕之情。

楚威王曾问:

“先生有不妥当的行为吧,

为何士人百姓不称誉这么厉害呢?”

宋玉答道:“有客于郢中歌唱,

开始唱《下里》《巴人》,

国中数千人唱和;

接着唱《阳陵》《采薇》,

国中数百人唱和;

继续唱《阳春》《白雪》,

国中数十人唱和;

当他引声唱商音、细微吟歌角音,

且杂以流畅徵音,国中跟随唱和者,

不过数人。这样看来,

曲愈高雅,应和者愈少。

这虽是说歌,然而道理亦通于弹琴。”

宋玉又说,

自己曾援琴作《和竹》《积雪》之曲,

然则宋玉坚贞不移固守为琴之法。

战国时,虽俚俗之听己喜好淫靡之音,

而古曲犹有留存,比如《阳春》《白雪》

离古音也已很久远了,

雅声错讹之甚,真是可惜啊!

臞仙神奇秘谱  书影

宋玉(原文)

宋玉者,楚人也,为屈原弟子。善赋,类屈原,而哀伤感愤,曲伸讽谕。楚威王尝问曰:“先生其有遗行耶,何士民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其为《阳陵》《采薇》,国中属而和之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十人其已也;引商刻角,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是以曲弥高者,其和弥寡。此虽言歌通于琴也。”玉又自云,尝援琴为《和竹》《积雪》之曲,然则玉固为琴矣。当战国时,虽俗听己喜哇淫,而古曲犹有存者,如《阳春》《白雪》是已去古浸远,雅声益讹,惜哉!

注释:

宋玉:又名子渊,尚老庄,屈原弟子,曾事楚襄王,好辞赋。

楚威王:战国时楚国国君。姓芈,名横,楚宣王之子。

郢中:今湖北钟祥市郢中。

《下里》《巴人》:楚国民间歌曲。下里,乡里。巴人,巴蜀之民。

《阳陵》《采薇》:楚国民间歌曲,稍为高级。

《阳春》《白雪》:楚国高雅歌曲。

引商刻角:引,引用。刻,刻画。商、角,均为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

《和竹》《积雪》:清朝章樵注:曲名。取坚贞之节不为物移,以自况也。

哇淫:鄙俗淫靡。

琴史新读 - 文集 - 简书

琴曲链接 // 阳春

网易云音乐(阳春)

相关文章

  • 读《琴史》// 宋玉

    卷二 宋玉(意译) 宋玉,楚国人,是屈原弟子。 善作赋,风格与屈原作品相似, 而哀伤感愤,委婉抒发讽谕之情。 楚威...

  • 第258篇 宋玉

    【读史日历】(第258篇 宋玉) 宋玉,又名子渊,宋国人。战国时期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中国古代四大美男...

  • 读《琴史》// 叙史

    第六卷 叙史(意译) 古琴, 是让人远邪恶、复本性、乐道忘忧的乐器。 三代贤者,自天子至于士,没有不喜好的。 自汉...

  • 读《琴史》// 孔子

    卷一 孔子(意译) 孔子生于周朝之末期, 遭逢鲁国之乱政, 乘车环游天下却怀才不遇于世间。 当时鲁定公十四年,孔子...

  • 读《琴史》// 周公

    卷一 周公(意译) 周公凭借圣人之才辅佐文王、武王 平定天下,建立王业, 又以丞相之尊辅助成王治理国邦, 以致天下...

  • 读《琴史》// 文王

    卷一 文王(意译) 文王在纣王之时,独自推行仁政, 养老慈幼,礼贤下士, 常中午无暇吃饭以接待贤士。 伯夷、叔齐、...

  • 读《琴史》// 伯牙

    卷二 伯牙(意译) 伯牙,古之善于弹琴的大家。 相关记载见于春秋之后, 杂记也见于诸家之书。 曾学鼓琴于成连先生,...

  • 读《琴史》// 陶渊明

    卷四 本卷论述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古琴艺术的发展,载有陶渊明、董庭兰、薛易简等文人琴家琴事。 陶渊明(意译) 陶潜...

  • 读《琴史》// 陶弘景

    卷四 陶弘景(意译)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人, 读书万余卷, 倘若发现有一事不知则深以为耻。 擅长古琴及围棋,工于...

  • 读《琴史》// 阮籍

    卷三 阮籍(意译)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 生活于魏晋衰乱交替之际, 隐世遁迹,游于四方之外。 尤为嗜好美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琴史》// 宋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jk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