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锅盔的传说
再生知道自己不可能放一辈子的牛,心里也就在为自己的将来作打算。
和几位兄长不同的是,再生虽然也喜欢看书,但更喜欢看野史趣闻。
这天再生在燕子山上放牛,看《今古传奇》时,被一则《锅盔的前世》深深吸引了。
书中写道,相传周文王伐纣时,为兵士发明了一种食粮,兵士带着这种干粮上阵与敌厮杀,随食随地抽空啃食充饥。这种用面粉制作的干粮就是锅盔的原型。
到了秦朝,这种像士兵盔甲的食品被正式定名叫锅盔,这种“战时食品”在奔袭作战中更是被发扬光大、普及推广。秦人制作的锅盔,个儿大、饼厚、瓷实。据说锅盔最开始时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而被叫做墩饼。当时秦军行军时士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好几斤重。一个墩饼的直径大约在半米左右,厚度也都在半尺左右。而且士兵的携带方式也非常独特,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两个墩饼为一组,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如同民间过去常用的褡裢一般。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极好的单兵护具,起到了像今天的防弹衣一样的盔甲的作用。
更难得的是,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军。墩饼能“吃箭”,也成了秦军获胜的一大法宝。而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做“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秦人出门,家中必烙锅盔,让出门人带上,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再生边看书边想,秦军能力克群雄统一六国,除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原因外,“锅盔”作为战士的主要干粮,也肯定有着突出的贡献。其他国家的军队在这一点上,已先输给秦军一筹。
锅盔的保质期比较长,适合长时间存放和携带,这和锅盔的用料及制作方法密不可分。锅盔的制作方式非常讲究,要用上好的小麦面粉,用水搅拌,和成面团,待发酵后用擀面杖擀成大圆饼,置于平底大铁鏊中,用文火慢慢烙之,炕干水分、皮微焦黄而瓤干香醇。锅盔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放上10天半个月也不会起霉变质,适合长距离作战食用,完全可以和今天军队所使用的压缩干粮媲美。
再生继续津津有味地读下去,书上还记载着另外一个关于锅盔的传说。
相传唐朝时高宗皇帝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最初选取中乾县东北近三十公里的五峰山,后因穴位风水不吉利,而改选在乾县城北近郊的梁山上。梁山风景优美,是当年秦始皇、隋文帝巡幸游览之所,位于京都长安西北八十公里,在“八卦”中属于乾位,故将陵墓称为乾陵。乾陵修建工程浩大,征用了数万名匠人和民工。当时,有个叫安安的小伙子,母亲早逝,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安安生性聪明,朴实勤劳,大家都很喜欢他。谁料后来安安的父亲重病卧床,安安每天除了下地干活外,还要回来给父亲烧菜做饭。天长日久,就对做饭烧菜熟练起来。修建乾陵征用民工时,安安替病重老父去做工。因人多活路又繁重,往往不能按时吃饭。困苦不堪的安安肚子饿得实在撑不住了,就悄悄地在路边挖了一个小土窝,架上自己的头盔,把面和匀放在盔内,在盔下烧着柴禾,试着给自己烙个馍充饥。过了一会儿,安安从盔内取出烙成的馍一尝,酥脆可口。安安高兴极了,就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同伴,让大家改用铁锅去烙,结果吃起酥,闻起香,一传十、十传百,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锅盔馍。
从此后,筑陵工地上香气弥漫,总监尝到这种香味异常的馍后,感觉不错,忙派专人送到京城长安。因此馍不同一般,后来唐王朝每年就要乾县进贡锅盔馍。这种烙馍的方法,逐渐流传到民间。
再生被这些奇特的传说深深吸引了,只要能填饱肚子,任何事情再生都愿意去做。
在农村特别是像再生这样的穷孩子,读书是一条基本的出路。但这条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要有读书的天赋,第二是家庭要创造条件。再生知道自己是没有读书的天赋的,家里又穷得饭都吃不起,靠读书出人头地是肯定不可能的。第二条路是去当兵。再生也想像二哥一样去当兵。但是自己的年龄还小,离当兵还有好几年时间。再生心里想,自己如果傻等到能去当兵的年龄,只怕都要饿死了!
但是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了!生在农村不能读书考取功名,也不能当兵去吃军粮,挖土种田又吃不饱肚子,总还有一条要人活下去的路啊!这不,学个做吃的手艺,即使挣不了钱,最起码也可以保证自己不饿肚子吧?!
再生别有用心地专门收集有关锅盔方面的书籍看,逐渐了解到锅盔又叫锅盔馍、干馍,是陕西省关中地区以及甘肃省武威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地方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
原来锅盔还是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祭拜神灵的比备食品。后来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用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也有人称“睁眼锅盔像锅盖”,即象头盔状的馍,顾名思义又叫锅盔。锅盔是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的民间小吃,尤其在陕甘宁青地区流传已久。
从书上得到这些基本的有关锅盔的知识,再生拿了家里一根长绳子,把牛拴在燕子山上有草的地方,偷偷去了乡场,决定在乡场上认真了解锅盔的市场。
不大的乡场上,有两个打锅盔的摊子。川北人都是把烙锅盔叫打锅盔,大概是在制作锅盔的过程中,师傅手里的那根擀面杖极有节奏地敲打在木板上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和手臂颇有韵律地抖动,就像一位艺术家在表演,而不是一个小吃摊主在卖烧饼,所以就用了这个极形象的词“打锅盔”而不是“烙锅盔”或者“烙饼”。
这两个打锅盔的摊主,一个瘦瘦高高,一个矮矮胖胖,虽然都是被面粉染得头发眉毛白成一片,但瘦高个脸颊上的白道道多过矮胖子的。岁月刻化的痕迹谁也不能用别的东西填平。两个锅盔摊子分别占据着不大的街口的两个对角,不管有生意还是没有生意,两个摊子比赛似的敲打出来的声音,都震天动地。两双贼亮的眼睛,除了在从泥巴糊成舂米的碓窝一样的炉子里夹烤熟的锅盔,其余时间都有意无意地往对方的街口瞟去。
乡场上都是做熟人的生意,除了货品的好坏,绝大部分还有人情的因素在里面。都是双方彼此认识的熟人,用眼神把生意拉过来的时候还是不少的。瘦高个敲打用来做案板的木板的声音明显比矮胖子的要动听得多,手上的动作也自然柔和,那眼睛里射出来的光却没有矮胖子的凌厉。
再生先是站在街中央观察,再就一会儿靠进矮胖子的摊子,一会儿又靠进熟高个的摊子,两个冤家对头一样的老板,都以为再生是他们潜在的顾客,主动热情地和再生攀谈起来。这再生自小就练就了“倚门讨吃”的绝技,哪有不懂这两个摊主的意思?但比三哥复生能说会道得多了的再生,却故意装着啥都不明白,和两个摊主分别套近乎,不到半天工夫,居然把打锅盔的门道摸了个大概 。
这锅盔在川北却不是主食,只是乡人用来打牙祭或者临时充饥的食品。所以这里的锅盔不像北方的锅盔那么大,一个只有二两左右。改革开放随着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再到土地承包到户的正式落实,让过去好多吃不饱饭的家庭渐渐有了余粮,可以吃到从前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到的精细粮食,这用精磨面粉制作的白面锅魁,让上街赶场的人可以借机犒劳一下自己。
再生在一旁盘算开来,一个锅盔的价格是三角,一斤粉可以打四个锅盔,一斤面粉二角五分,也就是说一斤面粉打成锅盔卖,可以赚九角五分钱。如果一天打十斤面粉的锅盔,不就是要赚差不多十块钱么?再多一点呢?不就是要多赚钱么?
从偷偷来乡场上看这两个一高一矮打锅盔,到拐弯抹角要拜师学艺,再生耗废了十多天时间。但对再生要学手艺的事,瘦高个和矮胖子意见都出奇地一致:坚决不教!
再生心里明白,这样的小乡场,多一个竞争对手,生意就会少一些,钱自然也就少赚,有谁愿意把自己碗里的饭食分给别人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