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买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今天就送到家里了。等忙完其他一切,空闲下来就拿到手上看。大概看了有两个小时吧,还没看完。到楼下跑完步之后,把前面的读书笔记整理了一下,总结出来。
第一段笔记,村上春树这样写道“天生才华横溢的小说家哪怕什么都不做,或者不管做什么,都能自由自在写出小说来。就仿佛泉水从泉眼中汩汩涌出一般,文章自然喷涌而出,作品遂告完成,根本不必付出什么努力。这种人偶尔也有。”这段话指出,天生的小说家偶尔会有,但并不多。当然这段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这一段。
“遗憾的是我并非这种类型。这不是自夸:任凭我如何在周遭苦苦寻觅也不见泉眼的踪影。如果不手执钢凿孜孜不倦地凿开磐石,钻出深深的孔穴,就无法抵达创作的水源。要想写小说,非得奴役肉体、耗费时间和劳力不可。打算写一部新作品,就必得重新一凿出深深的孔穴。然而长年累月地坚持这种生活,久而久之,就技术或体力而言,我都能高效地找寻到新的水源,在坚固的磐石上凿穴钻孔;感觉一个水源变得匮乏时,也能果决而迅疾地移到下一个去。而习惯仅依赖一处自然水源的人,冷不丁地这么做只怕轻易做不来。”
在这段话里,村上春树把写作比喻成用钢凿钻出深深的孔穴,寻找到创造的源泉。这种凿穴钻孔需长年累月地坚持。他在这里只是讲了自己写作的大致的过程,但是也道明了写作需要长期的坚持打磨。
第二段笔记,“我就这样开始了跑步。我当时的年龄是三十三岁还足够年轻,但不能说是“青年”了。这是耶稣死去的年龄,而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凋零从这个年纪就开始了。这也许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在这样的年龄,我开始了长跑者的生涯,并正式站在了小说家的出发点上—虽然有点晚了。”
春上春树开始写作是在他29岁的时候,在这之前,他从大学毕业开始就开已经餐厅。一边开店一边写作这样的生活坚持了三年之后,将店铺的权利悉数出让,给自己两年的自由,如果不成功,就回来继续开店。他当时是那样考虑的,结果一写就是几十年。而他在三十三岁那年开始跑步,他认为跑步对写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实他作为一个职业作家,也是从三十三岁开始。这个事例给很多半路出家的写作爱好者很大的鼓舞吧!写作之梦不怕晚,此刻行动正当时。
第三段笔记很长,我就不全部抄写了,截取其中一部分。大概意思是有人采访村上春树,说对于小说家而言,最重要的的资质是什么。他回答说,“不必说,当然是才华。倘若毫无文学才华,无论何等热心与努力,恐怕也成不了小说家”。当然,才华这种东西,对于大多数写作的人来说,没有参考的意义。
除了才华之外,他还指出“如果再列举小说家的重要资质,我将毫不犹豫地举出集中力来。这是将自己有限的才能汇集起来,倾注在最为需要之处的能力。没有它便不足以做成任何大事。好好使用这种力量,就能弥补才华的不足和偏颇。”他建议早晨集中精力工作三四个小时,“坐在书案前,将意识仅仅倾泻于正在写的东西上,其他什么都不考虑。”这样的建议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借鉴意义?而他在一开始写作的时候,白天还要开店铺,只有等回家很晚的时候才开始写作。他后来认为这样对写作不利,才休店专心写作。
第三种需具备的资质,村上春树认为是耐力,“继集中力之后,必需的是耐力。每天集中精力写作,坚持半载、一载乃至两载小说家(至少是有志于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必须具有这种耐力。”
他还指出“集中力同耐力与才能不同,可以通过训练在后天获得,也可以不断提升资质。”,这一点给到写作者的启示是,集中力和耐力可以在后天训练获得,通过坚持和集中时间、精力不断提升写作才华。
村上春树在书里介绍了跑步对自己写作的重要作用,“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是自然地,切身地,以及实际地学到的。假如当初我改行做小说家的时候没有痛下决心开始长跑,我的作品恐怕跟现在写出来的东西有很大不同。究竟会如何不同呢?我可不知道。不过差异肯定存在。无论如何,从不间断地坚持跑步令我满足。我对自己现在写的小说也很满足,甚至满怀欢喜地期待下一次出的小说是什么样子。作为一个不完美的人、一个有局限性的作家,我走过了充满矛盾、毫不起眼的人生旅途,却依然怀着样的心情,这不也是成就之一吗?不无夸张地说,我觉得称之为“奇迹”也无妨。如果每日的跑步对取得这样的成就多少有帮助,我得向跑步表示深深的感谢才是。”
跑步不止是给了他健康的身体,同时也是他保持写作耐力的一种方法。
总结今天看村上春树这本书的笔记,现在开始写作不算晚,有梦就要敢去追;写作需要才华,更需要集中力和耐力,专注写作、坚持写作,时间会用奇迹作为回报;坚持跑步,健康的身体和自律的习惯是写作的前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