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历史(一)

作者: 禾二斗 | 来源:发表于2017-02-22 10:38 被阅读188次

 建筑的本原是人类为了抵御自然气候的严酷而建造的“。遮蔽所”,使室内的微气候适合人类的生存,同时也有防卫的功能。渐渐地,建筑开始满足人们从事社会交往和生产活动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到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可以这样讲,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建筑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从古至今,在世界各地,建筑无不被视为代表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圣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

风格  

拜占庭式建筑风格(Byzantine)

时间

4~15世纪

特点

整体造型中心突出、色彩夺目。体量高大的圆穹顶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人文背景

“拜占庭”愿意是指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后来演变成一种风格的代名词。

 兴起时期(4~6世纪):按古罗马城来建设君士坦丁堡。

中期(7~12世纪):外敌相继入侵,国土缩小,规模大不如前。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

后期(13~15世纪):东征使拜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时建筑不多,也没有新创造,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意大利)

罗马建筑风格(romanesque)

时间  10~12世纪

特点  厚实的砖石墙、狭小的窗口、半圆形拱卷,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高大的塔楼。采用半圆拱、十字拱等,用简化的古典柱式和细部装饰,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推力。

人文背景

罗马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的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

经过长期演变,逐渐用拱顶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结构屋顶,对罗马拱券技术不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推力,后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

米兰大教堂(意大利)

风格

哥特式建筑风格(Gothic)

时间   12~15世纪

特点  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花窗玻璃。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感。新的框架结构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建筑以直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的空阔空间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人文背景

兴起于中世纪中后期。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早期),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中期),持续至16世纪被文艺复兴风格代替(晚期)。1820年,哥特式装饰风格在内部装饰中复兴,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是禾二斗,你好。跟着我一起学设计吧!下期建筑的历史(二),期待我们下次相见!

建筑的历史(一)

相关文章

  • 建筑的历史(一)

    建筑的本原是人类为了抵御自然气候的严酷而建造的“。遮蔽所”,使室内的微气候适合人类的生存,同时也有防卫的功能。渐渐...

  • 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意义

    建筑是古典艺术,是文明的标志,它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记录的历史往往比我们文字记录的历史更...

  • 见证历史的建筑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馆的风云变迁》-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 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找书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这本书,写的是自己...

  • 建筑的历史(二)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筑风格历史二! 风格 巴洛克建筑风格(baroque) 时间 17~18世纪 特点 外形自...

  • 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深深

    建筑是石头的历史。建筑艺术记录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史。古建筑是历史的物证,留存着当时的历史和人文信息,直观...

  • 上海,文化和自然遗产

    上海第5批426处优秀历史建筑揭牌。至此,上海拥有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住建委主任: 对历史建筑被拆零容忍...

  • 云南白族民居建筑: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

    建筑是一部凝固的历史,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中国的建筑由于地域、民族的不同,建筑的形式、风格、装饰受当地文化的影响...

  • 每天听本书133——华夏意匠

    西方主流建筑理论并不承认中国建筑的历史经验,认为中国古代建筑“非历史”、“无理论”,而如今不少建筑师也只承认...

  • 设计

    历史:建筑–建筑工程、建筑设计(人需要房子 建筑), 服装–裁缝–服装设计 ...

  • Place of Dream——Europe

    罗马斗兽场:建筑里的历史,历史里的建筑 提起罗马,我脑中的第一反应便是斗兽场的形象。 在明信片上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筑的历史(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wp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