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下
第二段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伤,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先解开地名。再连成线。
原文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
西倾山查了资料在今天的甘南州境玛曲、碌曲两县间。

卫星图上的两条淡蓝色线,上面是黄河,下面是长江。西倾山据说是两河的分水岭。
朱圉,郑玄注解在汉阳南。《地理志》说在天水郡冀县,后来改名伏羌县,现为甘谷县。朱圉山就在甘谷县城南面的群山中,是秦岭的支脉。
太华山在弘农华阴南。今天华阴市南就是著名的华山。
鸟鼠山在陇西郡首阳西南,首阳,今天甘肃定西市渭源县。今天还有鸟鼠山。

似乎大部分是渭河流域。
原文 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郑玄注:外方山就是嵩山,桐柏山在南阳桐柏县淮河的源头,陪尾山在江夏安陆。
熊耳在弘农郡卢氏县,今天三门峡卢氏县。

连起来看,从黄河、淮河流域进入长江流域。
原文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嶓冢山,唐元稹有诗句:嶓冢去年寻漾水,襄阳今日渡江濆。记载在陕西汉中宁强县,是汉水发源地。汉水从这里一直到武汉注入长江。
荆山,湖北远安县今天南漳县西。两座山都是汉水流域。荆山东北是襄阳,东南去,汉水流向武汉,与长江汇合。

内方山,就是竟陵立章山。找得到竟陵(湖北钟祥县南),找不到立章山。天门市仅北门有山,暂且认为就是立章山疑似所在吧。
大别山,今天还很出名。从南京到武汉的动车必经大别山,幸运的话,向车窗外望去,可见大别山水墨画般群峰隐现的美妙景致。

从内方山到大别山区,穿过整个江汉平原,核心城市有武汉,主要河流是长江。武汉历史上也曾多发洪水,几次城市进行排水管道的改善举措,也未能起到设想的效果。海绵城市的概念这几年开始流行,要对付的是城市地面过度硬化,过度硬化的城市一旦雨水超量,由于过去沼泽地或土地自然下渗的作用几乎丧失殆尽,使得雨水集中往管道中拥挤,必然造成城市内涝。

明天继续,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