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真诚地恳请读者朋友仔细品味一下下面这张插图的对话内容。
又是一位班上的孩子向我发出的求助。几个关键词“喝酒”“骂妈妈”“耍酒疯”,其实还有更严重的家庭暴力迹象。
最关键的一个词“难过”。孩子为什么会难过?可以开玩笑地讲因为她会“难过了”,也就是她已经“长大了”,八年级学生至少也是十三四岁,是该基本懂事了。
但是,懂事的孩子却偏偏被拥有不良嗜好且显得十分不懂事的父亲所影响,在父亲的恶劣行为影响下欠健康地成长。这是对孩子生命的摧残和生命发展的牵制。
每每接到孩子们这样的求助,既勾起了自我不堪回首的童年,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现实的无奈、甚至于绝望。
这一番对话和求助,我不禁联想到了在这一次的八年级学年末全州统测中,这位女生语文才考了四十来分,较上一学期成绩下滑很大。作为本届“种子班级”的一名学生,如此成绩,让我哑口无言。
我很想生气,很想责备,很想好好地面对面呵斥一番。还好我没有那样做,庆幸我还没有那样做,原来一切的根源便在于此——原生家庭背景如此不堪,家庭生活对她如此不公,家乡对她的影响如此不良。
有时候我想,我们大人自己都应该接受不了这样的争吵,更别提那些正在迷茫地行走在生命成长之道上的孩子们,能不如此的失望与无助吗?
可悲的是越是偏远地区、越是高寒山区,受“贫穷本质”的牵制,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即便家暴已经得到了众多部门的重视,但是这样的家暴家长依然很“猖狂”。
其实,“耍酒疯”是一种瘾,很难解决的,得从他的思想工作入手,从他的成长背景入手,这是一个大工程。
所以,我劝慰式地告诉这个女孩:
第一,注意安全
这里的注意安全指的是当父亲发酒疯的时候,家人不能与他对峙,尽量顺从他或者远离他。在酒精的麻醉下,人的神志是不清晰的,顺从他,让他高高在上,展现他的地位,他就会减少动怒、减少发泄的众多过激行为。
这样就安全多了,有什么问题等酒醒了,头脑清醒了,再坐下来慢慢沟通。
第二,维护权益
这里的维护权益并不是指一定通过法律手段来实现,大多我想说的是等发酒疯的父亲酒醒之后找来相关的他要好的亲朋好友或者在家族中有威望的人,针对喝酒的危害、发酒疯带来的影响以及饮酒者的心理需求等等问题进行对话交流。
很多情况下,这样的“维护权益”行径多了,家长会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改变他并不容易,但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处于怕发酒疯者“报复”,往往选择沉默。但是,这样的人就是那么奇怪——你越沉默,他越会“发飙”。
所以,适当场域、适当的维权一定要去做,否则耍酒疯就会越演越烈。
第三,引导家长
这样的家长、父亲有这样的不良行为百分之九十都是因为他们的压力巨大,他们这样之后也很痛苦,也有下定决心改变,但是每每醉酒又被陷进去了。
所以,说大一点,教育更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引导。
特别,作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的提升,更要体现自己的学识价值。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候比如父亲心情很好有兴致对话等情境下,主动地、有意无意地和父亲进行对话。
这样一来,一是提高了家长对孩子的认识、感受孩子已经慢慢长大,这既是作为家长的一份欣喜,也是家长自己该“收敛”的重要提醒;二是教与家长新社会形势下的新思路、新知识,甚至于正常的父母作为。
我知道,简简单单的这三点建议不会有很大的改变性意义,我更期待多一些家长、父亲能多一些认识,多一些反省,多给孩子一些良好的成长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