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与小南是某师范大学同学,同样的学识,一样的认知水准。只是毕业后找工作运气就不同了,小北身后有大靠山,能够直接进入省城内的名校当老师,小南确实有些“难”,只能屈居城郊,在郊区中学任课。
某一假期,全市教师集中举行继续教育培训,小北和小南碰到了一起,并且恰巧分在同一组进行研讨。整个过程当中,其他组员对小北言听计从,盲目跟风赞同她的观点;而对小南呢?总是眼睛长在额头上,对她不理不睬。
小南心里极不舒服,回来以后对同事抱怨说:“凭什么大家都对小北这么推宠?我并不比她差,我说得也有道理,为什么别人都漠视我呢?”
同事笑着说:“因为她身上带着名校的光环,而你暗淡无光,所以你注定要站到一边去,知道没有?傻妞妞。”
其实,身上带着光环的人走到哪里都是焦点,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这就是所谓的光环效应。
狄恩曾经设计了一个试验:
让被测试者看一些照片,而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一般,有的很差,然后让被试者用与魅力无关的词语去评价这些人。结果发现,有魅力者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高,无魅力者各项评分都低。
这种由认知特征泛化、推进其他方面的现象,就像光环一样,向四周弥漫扩散,不断扩大,更加耀眼,所以被称为光环效应。
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出彩,比如一次整洁的穿着、很大的名气、好听的声音等这些特征给人留下了好的印象,那么,在这些印象影响之下,人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对这个人的所有品质,都给予好评,且深信不疑。
古人说的“爱屋及乌”大概就是如此吧。我们现在不过是重复着过来人的经验而已,人心就是这么奇怪,有时甘愿被骗不自醒。
就比如,我们看见一个人正确地判断了一件事,于是,我们就相信他下次也可以做到;我们看到他长得不错,因此也觉得他的内心应该不错。
事实上说明,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因为这样看待别人,就容易被假象蒙蔽了双眼,也容易以偏概全地看待人和事。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光环效应真是太多了。比如广告,有明星介入的产品,总是那么吸引人的眼球,不由自主地相信它们的实用效果,而实际上,它们也未必可靠和中用。
当然,在现实中,我们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光环效应的话,便会有“四两拔千斤”的作用,让别人从你的第一印象中,想到你优秀的内涵,就像你穿着名牌服装走场。
想要成功,就要让大家肯定你的价值,借助有影响的人物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让大家看见你。
毫无疑问,我们做这样准备的时候,我们必须具备了足够的品质,让大家承认你的优秀,否则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热热闹闹一场过。
这就是说,利用光环效应的时候,还要注意自身的内在价值,不要被光环效应给蒙住了双眼。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也要注意客观公平。
擦亮眼睛,切记爱屋及乌,提升自身过硬形象,扩大自己的光环,这才是硬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