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775441/1e8f4308f5d068ee.jpeg)
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如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其胜诉权依法归于消灭的制度。
普通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也有一些特殊规定,比如: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一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诉讼时效四年。也有些请求权并不适用诉讼时效,比如不动产物权、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
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是在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在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或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时发生中断。
从中断或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应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诉讼时效最直接便利的方式是直接向义务人发催促履约的书面函件,并且保留好证明对方已收到函件的证据。
超过诉讼时效的后果?
诉讼时效过期后,原告丧失胜诉权,但实体权利不消灭。
即,诉讼时效到期后,如果被告有效抗辩原告的诉请已过诉讼时效,原告无法胜诉。但原告仍有权在诉讼时效到期后提起诉讼;如在诉讼中被告自愿同意履行义务,原告仍有权接受。
超过诉讼时效怎么办?
超过诉讼时效以后,可以尝试要求债务人对债务进行重新确认,或用“新债”替代“旧债”,比如:就债务达成新的还款协议(如重新约定支付期限、债务履行方式、打折支付等),即通过新合同挽救诉讼时效,解决诉讼时效的诉讼风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