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唯有慢慢落实

作者: 先主山下梁波涛 | 来源:发表于2020-10-03 09:39 被阅读0次

文/涅阳三水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源头,指向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余文森教授的作品《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从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和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观的重建,分为两个篇章,介绍了新时期核心素养指导下的中学教学。

我是小学老师,但还是读了这本书,有了许多属于自己的关于核心素养的思考。

。。

余文森教授说:一个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源于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学科关键能力、核心价值等,这一切,都要通过我们的课堂,传递给学生。

而课堂,最为关键的因素就在于老师。

一个老师的认识和思想高度,决定着课堂,影响着学生。

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学科素养。

这种必须,就决定了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从成绩与素养的矛盾中剥离,重塑有机统一体;走出认识的误区,重塑教学观;从传统思维中抽离,重建教师素养。

试想一下,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思维、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养成,是必须要扎实到每一节课上,我们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人,必须要有意识将核心素养通过课堂去渗透给每一位学生。

。。

在当下,从如火如荼的民间学术团体林立的现象中,我们应该也意识到,从本本意识到课程意识的转变,才是创新教学活动的前提。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以学科课程的高度和视野,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我们应该清楚,教育面对的不是孩子的当下,而是国家的未来。

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意识强调的是,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生成性的活动。

我们要奔着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相融相长,才是教学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的标志。

。。

书本读完,方才醒悟一件事。

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

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其实是一样的。

这本书吸引我的,还是属于第三个板块,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旨在帮助我们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合上书本之后,又回头重新翻阅这一部分内容。

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是这样的:

整体化策略
情境化策略
深度化策略
活动化策略
自主化策略
意义化策

这几个术语,看起来不陌生。

对于核心素养来说,国家倡导的是从高中开始,可是在实际上,无论是高中还是小学,是一体化的。

在小学这么多年的改革与实践中,已经证明,无论哪个学段,对于课程的实施和研发来说,都是统一的,由整体到局部的,由上而下的组成部分。

。。

读完这本书,很是感慨。

从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唯恐知识领域太高深,无法消化,一直不敢打开它。

而今打开它了,我就深深为之微笑,并不是自己臆想中的那样难。

虽然感觉着不难,但是很多术语背后的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还有学术架构,很是极为欠缺的。

由此及彼,有一到三的书本串联,还是不可小觑的。

唯有慢慢读,慢慢悟,慢慢往前走罢了。

对于核心素养,也只有慢慢地,一点一点,在自己的课堂里课程中落实下去,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核心素养,唯有慢慢落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zi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