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经导读佛、儒、道专题世间情
佛说“个人崇拜”的五种过患

佛说“个人崇拜”的五种过患

作者: 大智度彼岸 | 来源:发表于2019-05-13 02:28 被阅读4次

佛在经典中常常提醒我们,要“依法不依人”,很多祖师大德善知识也频频告诫我们,与师父相处,要以法相见,不以情相牵。也是怕我们对善知识个人产生情执,失去原本依师学法的初衷。

那么,如果佛弟子对一位师父个人产生情执崇拜,会有什么害处呢?对此,佛在经典中已经为我们作了开示。在《杂阿含经》第三十卷837段经文中,记载了佛陀所说“敬信个人的五种过患”。这五种过患是基于下列五种情况而产生的:

一、我们敬信的人犯戒了,并且受到僧团道场的治罚;

二、我们敬信的人犯戒了,却没受到僧团道场的纠举;

三、我们敬信的人离开所住道场,到别处云游参方;

四、我们敬信的人舍戒还俗了;

五、我们敬信的人不幸去世了。

在这五种情况下,我们都可能出现同一个后果:不再到那位师父所在的寺庙道场里去了。从而,“不入塔寺已,不得恭敬众僧;不敬众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

也就是说,当我们把依止善知识修学佛法变成了对某一个人的崇拜追随,迷失了最初求法之心,就会随着这位我们敬信的人处境改变,而失去对善法的坚持,偏离正法的轨道了。

现实中,这样的事也屡见不鲜。有时候某个道场有位大善知识,当他住在道场里,持戒清净,讲经说法时,好像一切都很祥和,信众云集,气氛和睦,俨然人间净土一般。但是当这位师父或者是个人出了问题,或者是他离开道场,再或者是他与世长辞了,往往就会导致这个道场内部出现纠葛,信众流失,争议纷纭,以往的氛围瞬间幻灭。

这都是因为大家没有把对师父的敬重转化为对佛法的殷重归依,道场也没能建立和完善一套不依个人而运转的弘法住持机制。所以,当道场赖以运转的这个人消失,道场自身也就面临危机了。

所以,在这部经文里,佛陀告诉弟子们,要建立对于佛法僧三宝的清净信仰,护持净戒,不令坏失,依此成就圣道。思维佛陀教诫,品味现实状况,我们是该好好反思了吧?

相关文章

  • 佛说“个人崇拜”的五种过患

    佛在经典中常常提醒我们,要“依法不依人”,很多祖师大德善知识也频频告诫我们,与师父相处,要以法相见,不以情相牵。也...

  • 五种过患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信人者,生五种过患:彼人或时犯戒违律,为众所弃。恭...

  • 杂阿含经 第80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信人者。生五种过患。彼人或时犯戒违律。为...

  • 佛性与存在:我们追问因缘,才能走出因果的苦难

    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者。有诸众生未闻佛说有佛性理。不知自身必当有得...

  • 佛说贪睡过患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二。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

  • 佛说常睡懒觉的过患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

  • 《佛说》

    《佛说》 文/张泽彬 佛说: 有一种人可以上天, 善良的人; 其他肯定下地狱! 地狱也有两种人: 一种过十八关,能...

  • 优势生存区 鲁迪

    一.个人崇拜的产生和实施 简单地说,个人崇拜就是在政治上以权力的力量造了一个不受任何限制、不受任何制约、全国谁也管...

  • 佛说

    佛说缘分,皆为虚幻。 我问佛:为什么我佛宣称普度众生,但众生却总是在患得患失中大喜大悲?我佛如何不去解脱他们?佛微...

  • 永恒中的加持就是清新聚能

    原创作者:清新聚能 2019.8.8 当我们大家放下自私欲望的那一刻,脱下神佛的所有个人崇拜的情感衣服的哪一秒,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说“个人崇拜”的五种过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dk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