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东西也真不容易。
冒着三十五六度的高温,躲在小小的帐篷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吭哧”出来星星点点的文字,还生怕与别人的大作“撞脸”。
时间充裕的时候,一定要去各大引擎搜索一下自己文章里的关键词,如果很确定与别人嚼过的馍疑似“形相近、神相同”,放弃自己文章的发布是必须的。哪怕你为自己文章付出的努力是殚精竭虑、艰苦卓绝的。
一旦招致有融梗的嫌疑,将来出门儿、见人儿,咱那张本就不大的小脸儿还往哪里撂?写得不行是水平和能力的问题,抄近道儿找捷径,动歪脑筋,不管扣多大帽子都不过分,因为这关乎到人品。
熟悉书法的朋友一定会懂,若想把书法写好,应该在整篇文字之间留下适当的空间。行话叫留有“行气”。了解中国画的朋友也一定知道,一幅上乘的作品,应该巧妙地设计或者无意间“天成”好“飞白”。你正在享受着的人生,你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永远都是我们无法抗拒的“残缺”。
这种“残缺”与书法作品的“行气”和中国画作品的“飞白”,其本质上是区别在于绝对不可能有“人为设计”的痕迹。
与其在这个过程中,非要把组成全过程链条上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情都设计得很满,求全期待着都会有一个很圆满的结局,通常都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状况。所以,与其与天争命,不如顺其自然。一些自然残缺的部分,只当是老天赐给予的自然“留白”。
无论“飞白”留在哪里,都是自己基因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符号。
生长在松花江边的孩子没有不会打水漂的。
从比自己大一点儿的孩子身上学到了捡那些比较薄、比较圆润一点儿的河卵石,最大程度地减小石头与水面的摩擦力。尽量采取前腿放松,后腿弯曲,把整个身体的重心降得越低越好。抛出河卵石的一刹那,使出洪荒之力以增加石头出手时的“初速度”。
水漂儿打得好不好,取决于石头在水面跳跃的次数、频率和距离。“多、快、远”是判断孰优孰劣的标准。
此“打水漂儿”,非彼“打水漂儿”。据说,每年有大把投资人投资的“烂片儿”连刻成盗版影碟的机会都没有。
若不是这个“据说”,是来自于一个知名主持人,在一档知名度还算可以的节目里三人异口同声地言之凿凿,我还真不敢相信。拍片儿尚且如此,出书的结果又如何呢?
有钱人太任性,自己挣得辛苦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吧?何必拿血汗钱不当钱,去拍片儿、出书、打水漂儿玩儿呢?
什么?
哦!
你要是这么说,我不就明白了么。
为繁荣市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合理!没毛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