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喧哗与骚动》——这是一部伟大到令人仰视的作品。阅读这本书是阅读者自我飞扬,自我挑战的一个过程。
这是一个没落的望族,杰弗生镇上康普生夫妇有四个孩子,大儿子昆丁,女儿凯蒂,二儿子杰生,小儿子班吉。小说分四个部分,由三个儿子各自讲述了一遍自己在这个大家庭中的故事,随后由黑佣迪尔西为主线进行了最后的补充。听不同的人物讲述同一个家庭甚至是同一件事,读者凭借自己捕捉到的细节,对事物会有更全面的判断,真实感更强。
故事讲述康普生家的唯一的女儿——凯蒂未婚先孕,无奈与另一男子结婚。婚后丈夫发现隐情,抛弃了她。她将私生女小昆丁寄养在母亲家,自己出外谋生。由此,引出这个大家庭一系列的故事。
一、班吉
康普生家的小儿子班吉是先天性白痴,将这个人物的讲述放在了第一章节,对读者真是个莫大的考验。班吉片段式的印象记忆和感受,生命中所经历的重要时刻,重要对话混杂在一起,闻到一种味道,听到一句话,看到一个动作,与他记忆中的现在和过去连在一起。时而觉得我们离故事的核心很近,转瞬又会觉得很茫然。段落的跳跃和交叉,嵌套造成了很多留白,需要读者一层层体会,体会多少,因人而异。“信息量巨大”,挑战了我原有的阅读习惯。建议最初阅读这本书,需要读者有读散文的耐力,读诗歌的想象力。
读完第一章扑朔迷离的意识流后,我诧异的发现头脑中居然呈现出小说人物模糊的轮廓,就像面对一幅巨形拼图,虽然边角还不完整,但已经有很多块细小的板块挨在了一起,让人获得意外的惊喜。
二、昆丁(男)
最不能让我理解的是康普生家大儿子昆丁的轻生。康普生太太为了家族的荣耀,变卖家产供昆丁上哈佛大学,而昆丁却深陷妹妹失贞这件让家族蒙羞的事中不能自拔。他认为家族门第的荣誉彻底被毁掉,再无希望。他身体不够强悍,性格更是极其敏感、软弱、没有担当,甚至希望自己和妹妹一起毁灭,以此来摆脱家族被人鄙视。绝望的他没有勇气面对传统观念的压力,最终选择在妹妹结婚一个多月后投河自杀。也许没有经历过那个特殊的时代,很难理解个人被家族荣誉裹挟的强大力量。
经过第一章班吉视角的跳跃不定叙述,第二章昆丁大段的内心独白,没有标点符号分隔,需要读者更加专注,犹如走入迷宫的人,跟随作家的指引,用心的搜索着每一个细小的线索,寻找着出口的位置。
这是一种不寻常的阅读体验,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每个人物的形象都是由内心活动出发,从一段思绪跳到另一段意识,穿过层层迷雾,由读者捕捉、体会,逐渐形成人物完整的形象。小说中意识流的叙述看似流水般舒缓,事实上随着阅读的进行,我真切感受到昆丁生命最后的那种压迫感、窒息感,他被时间的魔咒,被头脑中的循环的压抑思绪紧紧缠绕着。
三、杰生
如果你经受住了前两章的磨练,第三章阅读起来就轻松许多,好像是走出泥泞的双脚终于甩掉了鞋子上的泥巴。稍微顺畅的阅读,本以为会带来舒适,没想到被可恶的杰生气得咬牙根。
康普生家的二儿子杰生,是一个乡村杂货店员。家族的衰败,使他陷入社会底层。因为凯蒂的丈夫抛弃了她,杰生失夫了凯蒂丈夫原本答应他进入银行工作的机会。他恨凯蒂,同时将怨恨迁怒于凯蒂的女儿小昆丁身上,甚至恨关心凯蒂母女的黑女佣迪尔西。仇恨与绝望让他随时随地都要报复。
作为家里的男主人,他骗取凯蒂给女儿的赡养费;挪用母亲的积蓄为已所用;虐待寄养家中的小昆丁;对最宠爱自己,衰老的母亲冷漠嘲讽;用自己无用的免费门票戏耍黑佣的外孙......
段落中没有对杰生直白的评论,却处处流露出的这个人物贪婪、自私、卑鄙、丑陋的性格,令人憎恨不已,气愤让我几次放下书。
这一章是通过杰生的内心独白和自我讲述完成的,原本自我讲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为自己辩护,而读完此章,我却看到讲述者恶人的形象,如此深刻、逼真、饱满,真是太佩服大师——威廉.福克纳的高超艺术功底。
四、迪尔西
迪尔西的出场就让人感受到这个家族衰败的凄凉感。康普生家的老佣人迪尔西是家中弱势群体的守护神,无微不至的看护班吉,安慰衰老无助的康普生太太,关爱可怜叛逆的小昆丁。正是因为她的忠心与清醒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杰生的邪恶。
整部小说,每次她的出场,都让我感觉到一丝温暖,一份踏实。虽然她只是康普生家里的一个老佣人,但她是个好人,忠心、忍耐、富有同情心,用自己的勇敢支撑着这座摇摇欲坠的破宅子。
读完整本小说,我初次体会到意识流小说的魅力,“人的意识活动交织着理性的自觉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采用人物内聚焦的方法,如流水一般呈现各种各样的意识活动,能更加真实的展现生活的片段。
小说的译者李文俊认为对于小说中的天生白痴的班吉,精神崩溃亢奋的昆丁,报复偏执狂杰生,意识流的手法让我们凭借把握人物内心意识活动,逐渐看清人物的形象。细细体会,受益匪浅。
淡化故事情节,放大的内心世界,让读者能体会人物心理叙事。字里行间对人物心理精确描写,告诉我们一些不能用理性总结出来,却能感受到的事物。
喧哗与骚动,构思独辟蹊径,从四个人的所思所想入手,相互交叉,相互填补,最后衔接的天衣无缝。最初你面对没有图样的数百块散落的拼图一片迷茫,继而逐渐找到碎片间某种细微的联系,伴随着最后一块拼图块“啪嗒”入图,绚丽的图像展现在你眼前时,那种快乐无以言表。小说所要呈现的美妙,值得充满好奇的读者,不断琢磨,理解,一步步走向作者的思想深处
这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经典代表作品。初读晦涩,“啃”完之后大呼过瘾,给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它经过近百年的时间检验,不断被后人解读,使读者产生新的感受,新的启迪。
伟大的小说是阅读者的一面镜子,照进现实,照见自己,面对这个浮躁、喧哗的时代,希望更多人能穿过层层迷雾……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