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发生了九子夺嫡事件。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康熙二十四个皇子中,这九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这使康熙晚年的生活一地鸡毛,心力交瘁。然而,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是康熙自己造成的。
要说康熙对儿子们的感情,是跟一个普通父亲没有多大的差距,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康熙自己的童年实在是太悲惨了,他自己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宫里闹天花,两岁的玄烨就被送出紫禁城,身边只有保姆跟随。但就是这样,也未能幸免,玄烨还是得了天花。好在他没有夭折,而是挺了过去。就因为得过天花,顺治死的时候,八岁的玄烨登基,成了康熙皇帝。可是,两年后,他的母亲佟佳氏病逝,不满十岁的康熙自此父母双亡。所以,面对母亲的离世,他哭得跟泪人一样,近旁的人无不流泪。
因此,当康熙有了儿子以后,他对儿子们非常疼爱,他不想他们遭遇跟他一样的童年。康熙一生对皇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尤其表现在对皇太子胤礽的教育上。五岁时,胤礽应该出阁接受专门的教育。但是康熙认为他太小了,就把出阁的年限向后推了八年。这八年,康熙每天领着一班满汉学者亲自对皇太子进行教育。前五年,皇太子学了满洲文化,后三年,学习儒家经典。待到胤礽十三岁出阁时,他对老师说的话是,书已熟,尔等欲背则背。十四岁时,已诸经读完,学问大成。其他的皇子也都是被按照政治、军事、经济等全方位的治国之才目标培养的。
所以,可以说,发生九子夺嫡的事件首先跟皇子们能力太强有关。
其次,两废皇太子,其他皇太子们的心都动了,谁不想做皇帝呢?康熙二十二岁时,因为平三藩需要笼络人心,就模仿汉人政治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当时的胤礽才周岁。可是,随着太子年纪渐长,父子之间的关系日渐紧张。胤礽承载着大清的命运,康熙对其要求尤其严格,给胤礽的感觉就是康熙时刻操纵着他。
第一次被废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年巡幸返京途中,晚上康熙发现太子靠近帐篷窥视,便不容分说认定他谋逆,第二天便废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第二次发生在康熙四十八年。第一次皇太子被废,最热门的皇位继承人是八阿哥。朝堂公举,众人一致选举八阿哥,重选,结果依然如此。这让康熙认识到八阿哥乃是威胁自己皇权的第一人。因此,康熙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但是,此时胤礽在太子之位已经很久了,他说,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于是太子党们开始策划逼宫。康熙震怒,再次废掉太子。
胤礽被废后,八阿哥胤禩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站在八阿哥一边。十三阿哥胤祥站在四阿哥胤禛一边。说起来,这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乃是一母所生,但是为了争夺皇位,他们就顾不了手足之情了。逐渐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康熙六十一年驾崩时,十四阿哥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在京城。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宣布康熙遗诏,着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康熙晚年面对这一个个觊觎皇位的儿子们,他的内心是崩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