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初冬的凌晨,是最为享受的时刻,大脑异常清醒却依旧赖在被窝里,黑暗中,我瞪大双眼,屏住呼吸,聆听着余秀华的诗歌,敏感的心被温柔地裹住。
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动涌上心头,文字美到让你想哭,又充满了隐喻和哲学意味。优美的诗句像一颗颗流星划破暗夜,像黑色的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在那些春意浓稠的早晨和秋叶飘零的黄昏,她的诗歌孤寂地绽放。没错,一颗文字的心在体内慢慢长大,这是多么的出人意料,又是多么的理所当然。
她在一首诗里写道:“你说听不清楚,是的,一个脑瘫人的表达,确实听不清楚。” 但是,当那些思想和感情变成了文字却是字字珠玑,直抵人心。
余秀华的诗值得我们反复去读,那是真正的文学,可以让我们学到语感,意境,优美和凝练。
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令她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02
写作特色
“我警惕着雪,下不下都掩饰不了我的白,白不白都掩饰不了我一生的荒唐。”
充满了哲学意味。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优美的隐喻。
“在这样的时辰里
世界把山水荡漾给我看
它有多大的秘密,就打开多大的天空。
这个时候,我被秘密击中
流着泪,但是守口如瓶。”
异常干练的语言,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
余秀华的诗歌文风质朴、感情浓烈,过人的文字天赋、加上身体的残疾,更使她的诗歌充满热血,别具一格。
03
诗歌的出处,源自于痛苦的婚姻
她说:女人骨子里的境界远远高于男人,在这方面,男人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企及。
1976年,余秀华出生。母亲生她时,婴儿臀位,缺氧导致了脑瘫,使她口齿不清,走路东摇西晃,需长年服药,高中毕业后只好赋闲在家。
19岁的她被父母安排结婚生子。
但是婚后,余秀华淹没在婚姻的痛苦里无法自拔。“婚姻给我的只是恐惧和不安。”
她讲了两件事情。
一年春节,我爱人的老板还欠他800块钱,他带着我去讨债。他对我说:“一会儿等老板的车开出来,你就过去拦车,他看你是残疾人,不会撞你的。” 我问他:“如果撞上了怎么办?” 他没说话,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在他眼里只值800块钱,还不如一头猪。
残疾人在婚姻中没有平等,它让好好的俩个人丧失了人性和尊严。
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煎熬之下,不写诗怎么办,痛苦没有出口。
我高中时偷偷喜欢过一个男生,送过一幅画儿给他,到现在也不知道那个男生是否看过这幅画。
从现实的意义上讲,我的那些爱情诗都是扯淡。他们是云也是雾,他们飘来又飘走。因为对现实的绝望过于深刻,她诗里的爱情细腻清新,荡气回肠。
我曾经试图离开丈夫,在深圳时我尝试过,乞讨过,但我就是跪不下去。
记得我小的时候,母亲特别想把我的病治好,请来了一个神医。
那个神医说,我前世做了坏事,所以这辈子才会这样。他的话压住了我的童年,整个童年阴云密布。
以前我上学时拄着一根棍子,有个同学说:“你真像个要饭的。” 那以后我扔掉了棍子,宁可摇摇晃晃,像一个瘪掉的轮胎,随时会歪倒路旁,用这种步伐,我一直走到今天。
离婚时,我到法院递上了离婚诉讼,接我文件的女人说:我出去打个电话。我听见她说:那个诗人......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人过来问我:你离什么婚啊?不如用那钱去买件衣服。
说起这段婚姻,她仍然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情绪。“母亲因我离婚的事,哭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母亲发现,日子照旧可以过,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么吓人,反而不再痛苦了。”
脑瘫、辍学,生命中屡遭坎坷,她说,“这是改变不了的命运,但这样的生活,没一个人会甘心”,“诗歌就是从心里来,再到心里去的文字。” 拥有诗歌,令她的精神振奋高扬。
因为身体的残疾,她说话很费劲,所以她平时话很少。也正是因为她平时的沉默,使她的内心一直在酝酿。她说:只有在写诗的时候,自己才是安静的,完整的。
每写完一首诗的时候,她特别满足,正式因为这一点一滴的满足,伴随着自己一直走到今天。
现在余秀华与父母生活在老家,养兔,写诗,熬煮中药,生活简单而充实。
04
性格基因
她是一个思考者,当被问及古代人和当下城市人的孤独有何不同时,她的回答尖锐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难道你们认为身处乡村的人就不该有浪漫的感受和深刻的思想?” 谈到喜欢海子,不喜欢北岛时,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坦诚的人。
她的诗歌传遍大江南北,走出国界,是因为她的沉淀和思考,她已经达到了这样的一个高度,再加上她先天足够的才华。因为本身的残疾,使她变得特别敏感,更塑造了她的诗人气质。
余秀华还是个幽默的人,“北岛老师昨天跟我说,他读我的诗时哭了,我想跟他说,北岛老师,你的泪点有点低。”
一次,有个山东电视台的记者去看她,她说:你没有预约吧?记者说:那我现在出去打电话给你,然后再进来。” 记着接着问,“你在忙什么呢?她说:”我在看小鲜肉们都给我写了些什么。“
或许因为是家里的独女,再加上出身草根,她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敢和真实,一种大无畏的开拓精神。在文人们普遍变得唯唯诺诺的今天,她更像一个带刺的玫瑰含苞绽放。她说:“好诗歌的基本标准就一个,能不能打动人。” 其实好文章也如此。
视频上的交流让我们感到,中国现在正经历着一个空前的文学时代,从城市到乡间,从正常人到残疾人,所到之处深入人心。
让她自己没有想到的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她的名字一夜之间跨过了国界,在这个全球化的自媒体时代,所有信息都会瞬间跨越国界,漂洋过海来看你。纽约时报和欧洲的一些媒体都作了报道,中国出了一个奇特的诗人余秀华,他们把余秀华比喻为中国的艾米莉。但是余秀华并不喜欢这样的头衔,她只喜欢:“诗人余秀华”。
你需要急切地改变注视的方向
改变你害怕举灯看见的自己的内心
生活一再拖泥带水,
剪刀生锈,脐带依然绕着脖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