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

作者: 古原青草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08:27 被阅读20次

这章强调的是仁的一义贯之。

一个人在推行仁德的时候,那么他的观念对于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因为这个人是自己的老师,学长,就会改变自己推行仁德的原则,而是在推行仁德的整个社会中都保持一以贯之,一视同仁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政令可以顺利地向下实行,而不打折扣。

之前解释的那些当仁不让里面,重点是不让,不谦让的意思,而不是强调一以贯之和一视同仁。强调了一以贯之和一视同仁以后,《论语》的思想就能在这个章节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升华。

所以从整体的观点去了解《论语》,可以发现之前的一些解释里面没有照顾到的细节。这我给我们的认知可以带来新鲜的东西。

而这大概就是温故而知新了吧?

相关文章

  • 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于我而言,“师”所象征的即是权威,恰巧我也是一个讨厌权威的人,或者说成...

  • 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 当仁,不让于师

    这章强调的是仁的一义贯之。 一个人在推行仁德的时候,那么他的观念对于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因为这个人是自己的老师,...

  • 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在夫子的心中,仁义道德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如果面对“仁”的大是大非问题,即使是面对自己...

  • 《论语》:当仁,不让于师。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五篇“ 卫灵公篇”,本篇记述的内容比较广泛,且重点论述了君子的人格要求。 在上文品读了“君...

  • 《卫灵公篇》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注释】 ▲当:面对。 ▲师:一是指老师;二是指众人,《尔雅》:“师,众也。...

  • 敬其事

    15.36 子曰:“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 “当仁不让于师”新解

    《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朱熹《论语集注》曰:“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

  • 高频易错(282)当仁不让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当:面对。仁:符合道义的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面对着仁,即使是老师,自己...

  • 早读论语62天

    【原文】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翻译】孔子说:“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仁,不让于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sw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