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不要管别人”

作者: 若水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4-20 18:33 被阅读5次

    来源:禅喜 若水

    内心,  

    那些认为,

    不得不如此的事,

    统统,

    都是自己的

    执念。

    2017.12.09  上午

    正午的阳光   诉说温暖

    清晨,A阿姨来找我,说了一下最近的状态,经常做义工的她,承担岗位有一些变化,心理有一些落差。停下手中的事情跟她聊天,换位思考,人心力低的时候都希望人陪着,希望有人倾听。也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她聊天,其实聊啥不重要,事情本身也没有对错之分,因缘如此,就会呈现这样的结果。道理也都明白,不过走出来,需要时间。我们能做的,就是陪着。

    阿姨有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女儿,她退休后全身心都扑在女儿身上,找怎样的工作稳定,考哪个大学的研究生,申请怎样的国家留学.....如同其他父母操心的,那样操心。劝阿姨不要管太多,儿女随她去吧,总有一些经历需要我们独自去面对才会有体会,不管是失败的教训还是成功的经验,都如此,这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曾经,一位老师告诉我,儿孙自有儿孙福,焦虑和管太宽的父母从儿女身边走开,就是对儿女最大的好处,“你不去‘管’孩子,孩子反而会成长得很好。反而你越管,越操心,他(她)就越不好”老师说。

    当时几位家长也在,“可是这个事情需要我做,那个事情需要我做,孩子自己没办法弄。孩子没有钱......”家长自然有自己不得不如此的理由。不过老师笑了:还继续去操心、去干涉,就是孩子和家庭的苦难,做父母的怎么可以自大到以为我们就可以安排好孩子的人生呢?这一个人的人生哪是安排能来呢?

    无论佛家的观点,还是生物学基因学的观点,都有很多证明:人这一辈子的表现,有很多说不明道不清的因素在左右,甚至跟家庭环境、受教育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很多就直接来自人的上辈子、上上辈子,“之前您反复串习的事情,这辈子也就会很熟悉”。

    这样想,好像做父母的就会觉得很“无奈”,不过换一个角度讲又觉得解脱,那自己就不用“负更多责任”啦,就是做好自己,安静地守候,伺机以待,在每个需要的时刻,及时出现,去帮一把孩子就好,去陪伴、去关怀。

    这样的守候,看似“冷血”,其实确是莫大的慈悲,那是一种默默的持续的注视,从心里的持续的关照,但没有过多的粘着和陷入事项的评判,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人才会有智慧,这样的父母才能关怀好孩子。

    做父母如此,做员工如此,乃至一段感情中的关系其实也是如此,根本上,人生是孤独的, 我们无法去真正体验到别人所正体验的,但是我们可以全然地融入我们的每个体验中,在这个体验中去消融很多分别和杂念,这就是对自己、对他人最大的负责。

    跟F妹妹聊天,她也是这样的观点——不要有太多担忧和负面的评价,我们充分接纳、肯定自己了,我们好好活着了,也就能接纳和肯定他人了,那人与人之间和谐了,我们和世界也和谐了,那整个人生就“圆融无碍”了,这样难道不美么?

    当然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我”和“我的”观点会出来,但不断用正念、正知去引导,修正自己、净化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结果就肯定会好的~

    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情绪乃至业力(见尾注)的纠缠会翻滚,那就让它释放吧。只是看着这些情绪不作评判,或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把这种情绪止住,心平静下来,正念的观照的心,又重新上路,套路就是这样,结果肯定会好的~

    加油!

      松间明月,潭底清风。

      看流水悠悠。

      太阳落下,

      夜生,

      白昼生,

      白昼灭,

      夜灭,

      白昼生.....

    业力: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果之力用,称为业力。一切苦乐之果皆因业力所致,故通常有“业力不可思议”之语。有部毗奈耶卷四十六(大二三·八七九上):“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佛学大词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好自己,不要管别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bl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