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天如何做教师简书美诗美文汇暮潇潇诗文
教育者的魅力从“共同遭遇”开始(王晓春)

教育者的魅力从“共同遭遇”开始(王晓春)

作者: 161f09651b9e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06:53 被阅读375次

  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如果一个大人处理这件事,会如何?

  在我想来,有以下几种情况:赶快跑过去哄,给孩子拍着身上的泥,嘴里说着要孩子立即停止大哭的话,具体说些什么就看个人了;或者鼓励勇敢点,自己爬起来,别哭,再不就朝地出气,说这地真坏,“看我不打它”,.。。。。。效果呢?尽可以去猜,总之,根据生活经验,都不会出现什么奇效。

我们来看一个小女孩是怎么处理的。

  她看到那跌倒的小家伙,愣了愣,接着,跑了过去,装着一下子也跌倒了,就跌在那小家伙的身旁,她跌倒了,还笑的咯咯响。那小家伙一看小姐姐,也笑了,抹抹泪,又玩起来。

  小女孩大概并没有从深层次考虑她行动的方式和意义,但她确实是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感染小家伙的,充满灵性。小女孩的行动自然而然,没有刻意雕琢,水到渠成,仿佛生命的自然状态,仿佛生命与生命之间本就该如此。

  这个小女孩的做法能取得好的效果,是因为她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是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而不是像成年人那样以一个高高在上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如果说现实中许多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效果还存在着诸多不理想的状况,那么,改变不理想状况的关键就在于向小女孩学习,在今后的学校管理活动中,努力以“共同遭遇者”的形象出现在被管理者的面前,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点评: 绿色的心灵

    这个小故事很精彩

    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能想出如此绝妙的好主意?

        因为她的童心还没有被等级观念和权威主义污染,她具有天然朴素的平等意识,她的行动动机里没有功利成分,她不是在完成谁交给她的教育任务,没打算以此向领导汇报。

  她有绿色的心灵。

都说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神圣的事业就要求主持者有神圣的动机,至少也要有相对纯洁的动机;神圣的事业还要求教师的心灵较少被污染,少一点眼前利益的考虑,少一点封建等级观念。

许多论者都强调教师不是圣人,教师也食人间烟火。从维护教师权益的角度,我完全赞成这种说法,借“君子固穷”来拒绝改善教师物质生活条件,那是欺负人,但是教师毕竟是教师,他还需要一定的精神生活环境。教师的精神境界如果不能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则我们的民族 的未来是很危险的,那样的话,哪个家长还敢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学习“食人间烟火”吗?学那些东西是不必去学校的。在学校必须学一些高于社会平均值的东西(甚至某种“脱离实际”的东西),才能使未来的社会比现在更文明。如此,教师就应该不断绿化自己的心灵。绿化的办法就是反思。

  小女孩的办法证明,处于同样境遇的人之间是最容易沟通的。我们成年人也可以用类似的办法对待孩子---只要你能放下“教育者”的架子。

  我的孩子小时候有一次对我说:“我考试紧张,心直跳”我回答说:“是吗?我小时候考试恐怕比你紧张多了。常常得好几分钟,心跳才能平稳。”我发现孩子立刻就放松了许多,我没想“教育”他,只想告诉他我的感觉。

你摔跟头我也摔,你考试紧张我也紧张。这不是很正常吗?

可惜的是,有大批校长和老师每日端着架子活着。累得浑身骨头疼,仍不肯把架子放下来。他们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架子为本,为一张脸而活着,失去了真实,失去了和学生平等沟通的渠道。

人与人可以沟通,人与架子是无法沟通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者的魅力从“共同遭遇”开始(王晓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fg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