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路内不是一个年代的人。73年的他在20岁走进工厂,精力旺盛地度过青春的时候;生于80年代末的我,正在一栋老居民楼的阳台上,看着对面的工厂空空的厂房发呆。向周围望去,脚手架正包裹着一栋栋新建起的楼房,那时的我不会知道,再过几年这里就会成为南京老城南地区最大的居民区,而附近的几家工厂也会陆续退出人们的生活。
我也没有读过《少年巴比伦》的小说原版,在走进电影院之前还在猜测,电影是否和伊纳里图2006年拍的《巴比伦》类似,说的是关于沟通的问题。存在于幻想中的巴比伦塔最终因为语言沟通障碍无法完成,而这部电影里20岁的路小路想要和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沟通,在混乱和变革之中那些关于信念和价值的问题困扰着他、也成为所有人的时代记忆。而对少年们来说,如何以一个独立个体的身份去融入这个混乱的社会和时代,与青春相伴的失落和迷茫,将会成为他们生命中藏于深处的印记。
电影从最早的参赛到今年上映,中间隔了2年的时间,期间剧组进行的多次点映、收集意见、重新剪辑,最终在影院里公开放映的成片虽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并不会影响欣赏它的人对电影的喜爱。我与电影中路小路有着10多年的时间隔阂,他所经历的那些工厂日子在我的记忆中只存在模糊的片段,不过对于青春的焦灼和躁动,却能感同身受。遗憾的是,真正属于路小路那个年代的同龄人,已经大多不会走进电影院了。
年代印记的成功塑造
这些年上映的青春片里,硬以中年人视角带入现代校园生活的迷之尴尬大有人在,反而是一些描绘过去年代的作品,更能得到观众的喜爱和偏正面的评价。如果说《黑处有什么》是一部女孩视角反映90年代初生活的话,《少年巴比伦》则是从稍大一些的男孩视角来呈现那时的社会性记忆。
关于年代感的塑造,是这一类青春片最能引发共鸣的要素。绝大部分的观众会出于“回忆”这一概念,走进影院观看此类电影,而准确把握年代元素是影片成功的基础。不同于大多数选择校园为主要场景的电影,《少年巴比伦》将展现的重点放在了工厂。这是一个新鲜的层面,极少会有选择类似背景作为电影主场景的例子,尤其是放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
“成为一个工人”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难以逃避的命运,却又正遇上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改革和下岗潮的冲击,数十年来固有的生活模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被席卷于其中的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未知的迷惘和恐惧,更别说是刚刚开始步入社会的少年。在被父亲“一路安排”进入糖精厂的路小路,透过他少年的视角来向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展现当时荒诞而现实的生活。
老式居民楼里的日常、下班时从工厂涌出的自行车大军、晚上巷子里露天的卡拉OK,还有那些穿插于电影里的老歌,尤其是出现两次张楚的《姐姐》,这些构成了那个年代特有的生活色彩。
生活以外,电影利用大全景和长焦镜头展现出的工厂更富有时代隐喻,高耸的烟囱和巨大的反应釜给人强烈的压迫感,灰暗色调的厂房缺乏生气,行走在工厂里的人显得格外渺小和微不足道。工厂既是路小路一类少年青春的开始,也是扼杀他们对成长美好向往的时代意向。
好作品有着类似的真实情感
在《少年巴比伦》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影子。影片开头老太太的片段中,路小路略有哀伤的自述,让我联想到王小波的小说里用米袋做胸罩的奶妈,之后影片里的降落伞更是强化了这一联系。
观看电影的同时,总是会在其中发现王小波作品中曾经出现的意向。我会猜测刚出现时一本正经的小噘嘴,是不是类似X海鹰的角色设置;路小路为了绕路进厂在围墙上行走,和厂领导一路躲避的场景,像极了那个不服管教的“王二”;工厂的烟雾把天空染成了紫色,也是对生活的描述和忧虑。
至于电影里的其他角色,紧凑的依次出现,略显散乱。对他们的描述大多只体现了与主线相关的要素,缺少足够的深入,人物性格的塑造浮于表面。但在一部片长不足两小时的电影里,只能通过这些人物群像的快速过场,展现那个时代最为突出的一些特质。正如同回忆少年时的事情,只能记得零散的片段。
虽然有着粗俗的对话,也有着略显矫情的独白和叙述,但在对过去的回溯之中,更能体现出成长记忆里的真实和矛盾,内心真实的渴望就隐藏在这些或直白、或故作深沉的语言之中。
《少年巴比伦》把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通过夸张的情节使其魔幻,但本质里仍就是关于成长的真实故事。电影里油腔滑调的工友、失去工作和信念的长辈、始终扶摇直上的“二代子弟”、自以为是的当权者、努力却被旁人视作无用功的朋友,当然还有百无聊赖的少年和那个成熟理性的“姐姐”,这些形象放到任何一个时空里,都可以找到类似的人物,构成我们相似的青春经历。
少年的爱情总是单纯而无奈
少年们爱慕的对象总是“姐姐”的角色。和父母辈的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有一些障碍,这时有心理上比你成熟的女性出现,总会产生故事。无论“姐姐”是出于怎样的想法,对异性充满好奇的少年总会把这当做爱情的预兆,开始一场充满热情和自我欣赏式的追求。
路小路和白蓝就是这样的关系。
走在父亲规划好的人生道路上的路小路,偶然遇到了与奔跑人群背道而驰的白蓝,她身上散发出的异样色彩让他躁动。在修车和撞伤头之后,两人的生活开始真正产生了联系。在路小路的一路猛追中,有着大多数男孩少年时的相同经历,看着坐在别人后座上的她,别人送她东西、和她说话会觉得心里焦躁,还有结巴绕着弯子说不出口的表白。
白蓝在电影里是一个冷静、理性的意象,从她的身上能够看到对理想和现实的准确定位,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不同于路小路的随波逐流,在生活的限制和禁闭面前,白蓝有着自己的打算和逃脱的方法。路小路的出现是一个意外,在他的身上白蓝能够看到与自己相同的地方,所以想要帮助这个男孩,帮助他战胜迷惘,走上自己的人生。
影片最大的冲突,在新领导就任时,路小路在工友们的起哄中,冲上台唱歌,就像《青春派》里的毕业照表白一样,这是冲动的表现,但面对着白蓝这样的“姐姐”时,这样的冲动只是与工厂和现实生活的同化,也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会转身离开了。
白蓝是路小路对生活梦想的开启者,也是他成长痛苦的赋予者。她帮助路小路找到了自己,不同于类似电影里对社会层面的关注,《少年巴比伦》在这里把关注视角转向了一个成长中的少年,让他的爱情放在社会环境中,显得愈发得残酷而幻灭。
路小路最终还是离开了工厂,他寻找白蓝而无果,但他终将开启一段自己的生活。“白蓝”就如同王小波笔下“姓颜色的女大学生”,成为了少年对那个时代最真挚的记忆。
地震时,路小路对白蓝说:“以后你也会想起我。”看到这段时,不知是镜头摇晃,还是有些眩晕。能够在平静中说着生死,大概只有少年才做得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