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个朋友聚餐,聊到孩子的工作情况时,朋友叹了口气。原来这个朋友的孩子刚毕业,在一家公司上班,工作很努力,经常加班到深夜,但是前两天公司的老板却私下里评价他不够圆滑,不够优秀,所以孩子一直闷闷不乐,也想不通认真工作为什么反而会被指责了呢?
朋友愤愤不平,“这样的老板,让员工怎么想,怎么做? 公司里不努力工作,难道还是圆滑偷懒更让人放心?”
朋友的一番话不由让我想起,这一段时间知乎上也持续出现类似的话题,看来职场上是努力工作还是圆滑世故,这个问题颇让新人无所适从。
其实,职场上是努力工作还是圆滑世故,这个问题很难说,但是把握好三点足矣。
第一,在场景中定义你的选项,作出你的选择。
职场上是努力工作还是圆滑世故,这个问题是自带场景的,很难脱离场景作出选择。
针对朋友孩子的遭遇,我建议他先弄清楚公司的老板作出这样评价的场景,再基于这样的场景定义老板眼中的努力和圆滑。有了这样的定义和标准,就很容易作出你自己的选择了。
从一个公司对努力和圆滑的定义,我们基本上可以感受到这家公司的主流价值取向。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是朋友的孩子在做人做事方面存在问题,那么他就要主动作出改变,让他自己的努力配得上公司对你的培养。
但是,如果是公司的价值观存在问题,与你的三观不合,那么你就该考虑是苟且接受这样的价值观念,继续留在公司,还是离开公司另谋出路?
第二,努力不是错,关键是顺势而为,创造价值。
硅谷风险投资人吴军曾说,那些既不能给公司带来较大收益,又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改进和升级,很多都是“伪努力”。
现代职场中谁不努力呢?但是,很多人的努力却只是处于一种伪努力的状态,整天奔命,疲于应付,忙于加班,埋头于一堆琐事,却离升职加薪相距甚远。
职场的一切不像学校解题那样,只要你努力做题,就会有标准答案提供。职场的一切没有标准答案,你的任何努力都要你自己做出选择。
如何作出选择?那就是顺势而为,让你的“努力”顺应职场的环境和趋势去做事,这样你的“努力”才会带来价值,你就会很顺利;如果背离了这个环境,你的“努力”可能什么也不是,你也可能特别憋屈,四处碰壁。
所以,一个善用努力的员工,应该善于顺势而为,因场景而动,找到最能带来价值收益的方面,并且把全部的努力投资在上面。
第三,圆滑要不得,但是要懂得如何变通,学会圆通。
见到不少职场老鸟,十分推崇什么圆滑处事、圆滑生存之类的东西,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制造混乱,毒害职场后进新人,毫无底线可言。试想,一旦你在职场上被贴上了“圆滑”的标签,这就是在自毁长城。
的确,职场生存之道在于办成事,而且还要办好事,但是面对问题,我们需要修炼的是圆通,而绝不是圆滑。
圆滑的人遇事总是推卸责任,对结果毫不负责,为人敷衍,八面玲珑,不实在。但是圆通的人恰恰相反,为达成结果,遇事懂得变通,通达事理,处事圆活,很靠谱。
明朝隆庆年间,明朝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等人推行边境贸易,遭到绝大多数大臣的极力反对。无奈之下,他们采取了“钻空子、绕道走、打擦边球”的策略,最终把事情办成了。
“钻空子、绕道走、打擦边球”,长期以来是为人不齿的圆滑世故,但是一旦用在正道上,却体现出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圆通智慧,运用到我们今天的职场上,也是一套做人做事的策略。
所以,职场中要把事情给办好,带来好的效果,有的时候就需要玩些花样。只要这些花样为公心谋发展,就是“圆通”;否则,一旦为私心谋私利,就是“圆滑”了。只有圆通才能让我们通向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