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至23日,我有幸加入丘北县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到双龙营镇戈寒中心校和八道哨中学“送教”服务。此行,我有两大任务:深入学习初中语文教学技能;分享自己的一点科研、成长经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34256/a8a111d8fa7532fb.jpg)
在县教研室王灿辉、王红英、杨慧珍、游艳等领导的精心率领下,由县民中王茂光、周强等老师组成的“送教”志愿队的服务工作于22日下午6:30在八道哨中学圆满落幕。
从同课异构到观课议课,从校园勘察到交心探讨,从常规教学到经验分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谓收获不菲。
每项活动,每一个点,都给我很大的触动,也勾起了我更多的思考。这里我重点讲带给我的三个关键词:相信,成长,赋能。
No1.相信
有一句话我不得不就像很期盼别人相信我一样地不断申明:不论是送教还是培训,甚至于简单的对话,彼此“相信”很重要。
抱着相信的态度去参与,去听,去学,再不理想的活动也能找到需要相互学习的亮点;
抱着不信的态度去参与,去听,去学,再好的活动也能找到你排斥的借口。
送教团队与本校教师的语文、英语、物理、政治等科目间的同课异构,个人科研、成长经验交流和分享,到最好的领导指示,都是为了相互学习、共同提升。于学校,特别是于教师的发展而言,在不大不小的这座县域内,有着上百所学校,也有着近七千名教师。能得到“送教”服务,实属不易。
只有怀揣谦卑之心、内心充满信任,相信自己一定能学有所得。这样才能俯身聆听,只有俯身聆听才能听到最真实、最有用的不太容易发现的东西。
No.2成长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在多变的社会里,面对复杂多样的学生个体,我们用一成不变的老一套从教,远远适应不了教育的脚步。
教师不成长,拿什么激发和引导学生成长?有时候,我很疑惑:一个不懂得自我成长或者说没有更好的成长体验的教师怎么能更好地去引导孩子成长呢?
然而,我们很多的教师总是寻找着这样那样的借口,总有很多的理由袒护自己不成长。
这是教育的一大不幸。
何以成长?
我最信奉的是我之前提过很多次的朱永新教授的教师成长“三专”模式和李镇西老师的“四个不停”。
其实,只有信奉成长的人才能感受到成长带来的幸福,才能感知到成长会造就一个个的新我。
说直接点就是成长遇见不一样的自我。
No.3赋能
很多时候我都会想不少教育前辈所呼吁的:唤醒内我,为生命赋能!
“内我”为什么需要唤醒?说明它沉睡了,说明它已经消沉在自我状态中,说明我们的“内我”容易迷失。
这里,我更想说的是唤醒迷失的内我。
迷失了教育的真谛,迷失了教育的初心,迷失了教育的规律,或许也迷失了自我的信念……
说句不客气的,我们迷失到了不知道:我是谁?我来做什么?我做了什么?我还能做什么?
变通过来就是:我是老师,我来教书育人!问题是“我教好书了吗”,我还能为社会、教育或者孩子做些什么?
“我还能……”一个“还”字看懂了多少人的心。管理越来越规范了,职责越来越明确了,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我们互不相干。
于是,没有人愿意多付出了,各自安好。
就此而言,你是怎么看待志愿服务队两天早出晚归的赋能呢?
如果你尊重,你会怎么安排以促进活动更有效?
如果你相信,你会怎么以此为契机吸精华弃糟粕?
如果你触动,你会选择怎么的合适自己的成长模式?
如果你行动,我想你一定能绽放你的生命光彩,帮助他人,赋能生命。
而这一切,只是一念之差:改变意识。
从此时此刻开始吧,我们很渺小,但你、我就是丘北教育的七千分之一,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发出一点光,我们的未来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