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鸵龙(拉丁学名:struthiomimus)意为“模仿鸵鸟的恐龙”,因其体形与跑姿都类似鸵鸟而得名,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约7600万~7000万年前)的加拿大亚伯达省。它属于蜥臀目、兽脚亚目、虚骨龙类、似鸟龙科、似鸵龙属。迄今为止,似鸵龙的骨骼化石全部发现于北半球,其中以加拿大的艾伯塔省为最。同似鸵龙一起出土的还有其他一些似鸟龙类的恐龙,如似鸡龙,它们在形态上都非常相近。
似鸵龙复原图似鸵龙身长约4.3米,身高约2米(臀部高度为1.4米),重达150公斤。它的颈部细长(长度大约占了身体的40%),并且十分灵活;头部小而修长,头颅大概只有25厘米长,眼眶还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它的颌部非常厚实,下颌有两对低矮的洞孔;口鼻部前端为喙状嘴,而牙齿已经退化了。似鸵龙喜欢过小群体生活,它像似鸡龙一样拥有一对大眼睛,因此其视野极为开阔。当似鸵龙在外寻觅食物时,它会保持很高的警惕性,时刻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如果似鸵龙发现有小型的肉食性恐龙来袭,它就会利用强健的后肢使劲向对手踹上一脚,赶跑敌人;如果攻击它的是大型肉食性恐龙,那么似鸵龙只能甩开双腿,以最快的速度甩掉敌人。
人与似鸵龙的对比关于似鸵龙的食性,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有些理论认为似鸵龙居住在岸边,可能是滤食性动物,主要以岸边的昆虫为食,甚至还会下水捕捉螃蟹、虾进食。因为它们属于兽脚亚目,而该演化支的大部分成员都是肉食性动物;似鸵龙的叙述者奥斯本则认为,似鸵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它会以灌木、树以及其他植物上的树芽与幼枝为食,并使用前肢来抓住树枝,然后伸长脖子去吃上面的嫩叶;而现在最主流的观点认为似鸵龙属于杂食性动物,它会吃很多种不同的食物,包括树叶、水果、昆虫和小动物。似鸵龙依靠角质的喙和具有三个指爪的前肢取食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并不时捕食一些小动物。也许它在吃植物果实时还能够运用嘴喙去剥食嘴中的食物,就像鹦鹉剥坚果的硬壳一样。
似鸵龙的前肢粗壮有力,但是前臂的骨头不太灵活,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活动。它的前肢是似鸟龙科中最长的,并且长有三指,每个指上长有弯曲状的锐利的指爪。似鸵龙的第二指与第三指长度一样,可能无法独自运作,两者之间可能由皮肤连接,形成单一的器官。这些构造显示,似鸵龙的掌部可能作为钩爪使用,可以用来抓取蕨类植物的叶部或植物的种子、嫩芽和幼枝,并使用前肢抓住树枝,送到嘴边慢慢享用。
似鸵龙骨架在似鸟龙科中,似鸵龙的腿部可能是中等修长的。它的后肢细长,胫骨比股骨长,肌肉强健而有弹力,这表明它善于奔跑。据推测,似鸵龙的奔跑时速有50~80千米,两步的跨距可达6米,这个速度的概念就相当于一辆在公路上驰骋的汽车。因为似鸵龙有长臂与尾巴,所以它的速度还是不如现代的鸵鸟。但在恐龙时代,似鸵龙绝对算是全速短距离奔跑的能手。当遇到危险时,它的奔跑速度足以把敌人远远抛在身后(飞快的速度也有助于似鸵龙追赶猎物)。似鸵龙脚上还长着平直而狭窄的爪子,这些爪子就好像跑鞋上的钉子,可防止它全速奔跑时脚下打滑,这使似鸵龙行动更加迅速。不幸的是,蜥鸟盗龙与驰龙等小型肉食性恐龙,因其速度接近于似鸵龙,所以能够比较轻易地猎杀它们。
正在逃跑的似鸵龙似鸵龙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其长度达到3.5米,占了整个身体的一半多。这条尾巴并不灵活,可能有骨化现象,所以非常硬挺。似鸵龙有10节颈椎、16节背椎、6节荐椎,尾椎数目尚不清楚。当似鸵龙奔跑的时候,它就把尾巴僵直地伸在后面,始终与地面平行。如果似鸵龙要飞快地越过一段崎岖不平的坡地,那么它的尾巴就会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