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着徐静蕾朗读《奶奶的星星》,这让我怀念起已经去世好多年的外婆。
我和表哥表妹,从来都叫她姥姥。
印象里的姥姥已经是古稀之年,每天的工作就是守护着10平米地见混凝土的草泥房,姥爷在家的时候,伺候着因为行走不便加气管炎,无论春夏秋冬,都窝在被窝里的姥爷。
1.童年时的印象
姥姥做菜,手工,干活都一般,休闲活动只会玩和麻将相似的小纸牌,后来变成看旧得发黄的《故事会》和《济公传》,如此一个安静耐得住寂寞的老奶奶,却深受我们一帮小孩崽子的喜爱。
姥姥会讲故事,讲的故事也决不是《小红帽》《小蝌蚪找妈妈》这些儿童故事,讲的都是名字听上去就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至今为止,仍然可以想起的一个故事名字就是《王小射箭》(准确与否不确定),故事内容也记不清了,听的时候也从没听完整过,通常故事刚听到一半,我们就已经满足地呼呼睡去了。每次在姥姥家睡觉的时候,都会让姥姥讲这个故事,虽然不知道故事的精彩之处,但是只要想象《王小射箭》,内心就会兴奋不起。面对我们这些不合格的小听众,姥姥早已对讲《王小射箭》感到厌烦。
但是我们还是愿意向不爱发火的姥姥表示想听故事的请求,尽管不再得到满足。
姥姥是会吸烟的,而且是用晾干的空心竹竿插在眼烟袋头上吸着自己种植并晒干的烟叶,天黑的时候,在虽然点了灯但是仍旧灰暗的厨房里,看着在灶台旁坐在小板凳上吸烟的姥姥,浑身散发着仙人的气息。
姥姥戒烟了
姥姥没有儿子。姥爷去世后,为了方便被远方几个女儿照料,不得不每家呆几个月,自由度不比自己家,烟叶改成售卖的卷烟,后来干脆连烟都不抽了。
一般说来,戒烟,身体会不适,从而产生剧烈反应,继而不断地大病,但是姥姥没有,不过因此再加上年龄大的原因,姥姥的肚子开始发胖。
姥姥的腿脚是不好使的,因为在地平面上行走,还要不时地扶着村里的土墙,那时姥姥还是有些消瘦的。
好久好久之后,我才知道姥姥小时候虽然已过了民国时代,但是家里仍试着帮她裹脚。
2.学生时期的印象
那时候,已经不再通过听姥姥讲故事打发一些无聊的时光,因为有了电视,因为有了其他的方法。每年都会有很多时间呆在姥姥身边,姥姥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我们零花钱,却仍旧被我们视而不见。
大人为了生活,仍是日夜奔波,和姥姥呆在一起的时间,也是晚饭后睡前的几个小时。
姥姥从不刻意要求什么,即使是自己的生日,也是悄悄地过,如果当时的屋里有了声响,也是表姨家孩子的才艺展示,姥姥看着这些孩子眉开眼笑,但也是默默地开心。
大家都愿意往近走,而不是往远走。
姥姥在我家的时候,是其他几个表姨看她最少的时候,因为我家住得离另外几个表姨家实在是太远了,而且交通十分地不方便。
姥姥终于忍受不住了,开始向我诉说自己的委屈,我一边理解这姥姥的心情,一边劝解她不要再想不在眼前和远在天边的人。
但是姥姥岁数已经大了,哪能绕开这个弯儿?
实在想念了,就从自己裹着蓝色条绒布的铁眼镜盒里拿出老姨家可爱表妹的照片看看,再忍不住就拿出放在旁边的纸条,求我给她拨电话号码。
明明已经站不稳,却怎么也不愿意坐着讲电话,因为姥姥已经开始尿失禁,怕一不小心弄脏了别人家的坐垫。
大姨家的大哥和大嫂有了儿子,尽管能看到照片,尽管能看到视频,但是亲自看一看小孩儿成了她最后几年里最大的愿望。
愿望如此简单,却没机会实现,姥姥怒了,但是怒时的上气不接下气让我感受到了姥姥的无可奈何,作为他的外孙子,虽然当时我也已经快上大学,却也无能无力。
就在我去大学的第一年国庆假期,发现姥姥不再是努力地陪着我们时的快活,而是彻底消沉,好吃的东西,爱吃的东西,她也不再大口的吃了,说的话也是只言片语,有时都听不清她在说什么。
一日,我正在网吧和其他大学室友上网,连续接到两次妈妈的电话,第一次因为想要找大姨带姥姥看病,第二次姥姥去世的噩耗就传来了。
来到处置室,姥姥已经被穿好冥衣,看着姥姥安静得僵硬地躺在那儿,脸上没有快乐,没有忧伤,想必已觉得自己的时日已够,生无可恋,这一次她决定了自己。
在那段最后的时日,因为我家在农村,采暖条件差,不得不搬到24小时暖气却从未觉得温暖的大姨家,姥姥向妈妈求救:
“我该怎么办?”姥姥快哭了。。。。。。
事隔多年,不知天各一方的姥姥对曾经发生的种种是否已经完全释怀,但是在我心里,永远是那个给我最多关注,妈妈责怪我时永远护着我,给我的零花钱远远多过我奶奶的慈祥外婆。
如果有来世,无论是投胎于什么样的家庭,都愿她获得最多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