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

作者: 美女多多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17:09 被阅读128次
卞之琳

有些人可能不熟悉卞之琳,但是熟悉他写的一首诗,《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感谢卞之琳的这首不朽的代表作,陪伴我度过了年少而且多愁善感的岁月。

我以为,他之所以能写出这么漂亮的诗,因为他是徐志摩的弟子,写作风格颇得他的真传。可生活中的他并没有他的老师那样风花雪月的作风。和他的诗人身份很不相符,他活得低调和无趣。

如果根据他的自述,他的出身在旧社会算是“清寒”,那么他的性格就应该如此。一个连学费和生活费都要向亲朋好友去筹借的人,恐怕骨子里是没有那么张扬的。但是,我要说,即便如此,以他后来的成就,也属于“寒门贵子”了。

因为,他喜欢读书。套用现在的一句时髦话,“知识改变命运”,他用读书的方式改变清贫,是励志的代表。当然,有个先决条件,他没有“死读书”,“读死书”,他是生来是有才华的。

他读莎士比亚,鲁迅,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的作品,也读冰心的诗集《繁星》。

而他自己真正开始文学活动,则是进入北大以后。虽然他也写过小说,后来还有很多头衔,像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可是我认为,他最成功的角色,应该是诗人。

他的诗集有《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雕虫纪历》。

随着岁月的流逝,卞之琳的诗风发生过几次变化。年轻时,别人曾经用“在微细的琐屑事物里发现了诗”,来评价他的作品。

看了他的《傍晚》,《一个闲人》等,我认可这种评价。

“倚着西山的夕阳,和呆立的庙墙,对望着:想要说什么呢?怎又不说呢……”

“太阳偏在西南天的时候,一个手叉在背后的闲人,在街路边,深一脚,浅一脚,一步一步踩着柔软的沙土。沙尘上的脚印也不算少,长的短的方的尖的都有……”

在那个风雅的时代,许多文人都偏重于写情诗,因为爱情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情诗,无论在什么年代都能博得大众的眼球。

而卞之琳,没有哗众取宠。闻一多曾经当面夸奖他不写情诗。

可是凡事都有例外。自古才子爱佳人,自打他见了沈从文的小姨子,让他一见钟情的张充和后,他的风格发生了变化。

“我俩是一对鱼,也许是比目鱼吧。我俩也像合起来的手掌,那样般配,那样对称。你眼中有我,我眼中有你,彼此的颜色一样的……”

这就是一首情诗《鱼化石》。据说,卞之琳曾将他的手抄诗集亲手送给张充和,可能由于他过于含蓄,追求的手段太简单,他最终也没能抱得美人归。

他和张充和的这段柏拉图式的爱情持续了十年,张充和终于弃他而去,和一位德国犹太裔,美籍汉学家结了婚,到大洋彼岸定居了。

人们都说张充和耽误了卞之琳,问她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她不喜欢他。

对此,张充和解释说:“他从未说过‘请客’,我怎么能说‘不来’呢!”

看了张充和的回答,我懂了,他们之间十年的交往根本就是“暧昧”!

这就是朴讷的卞之琳,他怎能是活泼开朗,号称“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的菜呢?

虽然也和她一起出游过,但是他主要的恋爱方式就是不断地给张充和写信,写过几百封,但是据说她却从未回过,都是看过就扔了,可见作为诗人的他并不善于煽情。

也许,他们之间的问题也有着“三观不一致”的原因吧?

相对于卞之琳出身的卑微,张充和显赫身世不能小觑。她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是当过两广总督的晚清名臣张树声,父亲是民国教育家张继牖。

她和三个姐姐都是美人坯子,才华横溢。被人并称为“张家四兰”,恐怕当年唯一能与之媲美的大概只有“宋氏三姐妹”了。

唯一不同的是,宋家三姐妹都嫁给了政客,张家四姐妹则嫁给了大学者。

如果卞之琳追求张充和成功,那他的连襟就是昆曲专家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家,中国服装史研究大家沈从文!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出身于这样显赫家庭的张充和有足够的理由任性,她有资格在众多的追求者中挑选一个最满意的,来实现对爱情最大的幻想……

我主观地认为,也许她用和卞之琳玩暧昧的方式来等待,等待她真命天子的出现。

张充和

而终究,这一天还是来了。“失恋”后的卞之琳表现得情商很低。也许我说这话不够客观,因为我不知道苦恋一人而不得的痛苦究竟是如何让人万箭攒心……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样的潇洒仅仅存在于诗句当中,他能轻而易举地背诵着他的老师的这首《再别康桥》,可是他没有力量做到“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在张充和去了美国以后,他还在持续给她写信。写信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唤回美人,还是发泄自己胸中被愚弄的愤懑?

恐怕,他自己都回答不出吧。不过,多年以后,上天垂怜,让他和张充和在美国又见了一面,这也只是后话!

机缘是一本手稿。

一九五三年,卞之琳因工作在苏州城内滞留,竟然夜宿张充和旧居,而且被安排住进了她当年的闺房。

他百感交集,深夜还枯坐在原主人留下的空书桌旁,翻翻抽屉,赫然看见一沓无人过问的手稿。

手稿是师从沈尹默的张充和,寄给老师指点修改的几阙诗文。

卞之琳如获至宝,看见张充和娟秀的字迹,如见其人,他百感交集……

但是,爱终究已成往事。他终于在一九五五年,四十五时才落寞地草草结婚,妻子是青林。

他有没有坦诚地告诉妻子,他爱过张充和,青林又是如何看待他和张充和的关系的,没有人知道。

但是卞之琳在婚后,却再也没有写过朦胧的情诗,也许是他觉得真正的爱情就是充满烟火气的柴米油盐?还是他对所谓的爱情绝望了?

古稀之年,他应邀请访美,终于再见张充和,把手稿完璧归赵。

我想他也放下了吧,他终究还是明白,张充和追寻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景,而自己也该踏实地装饰自己妻子的梦了。

我希望自己恰当地描述了卞之琳,没有因为看了他的《断章》,而断章取义。

相关文章

  • 姑娘,你自带光芒

    《断章》 ...

  • 随笔 追逐夕阳

    断章 ...

  • 150307

    断章了

  • 你若精彩,自有安排

    断章 ——卞之琳 ...

  • 做好别人的风景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

  • 《断舍离》


    思维导图: 前言 什么是断舍离 第一章 断舍离的机制 第二章 无法丢弃的理由 第三章 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第四章 ...

  • 断章

    空气中流动着一股夏日黄昏的味道,一切都那么有生机。一如多年前的我们围着校园操场一圈又一圈溜达,所有事物都仿佛没...

  • 断章

    一次,有人把一位教师称为诗人,那位教师愤愤地说:“你才是诗人,你全家都是诗人。”不知从何时起,诗人的名声下...

  • 断章

    多想在故乡找一个岸与你挥别 让命运的桨划向无穷的夜 在每个梦锈蚀成灰的清晨 我都忧伤地想起被你红色的衫淹没的三月 ...

  • 断章

    1.成全半生梦境,守得山青月明。 2.若有诗书藏心中,岁月从不败美人。 3.那日你大婚,九天十地来贺。灼灼嫁衣如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断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wk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