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燥的北方冬季对我来说是个噩梦,因为一到冬天,我的脚部就会皲裂,裂开的小口子隐隐的疼,一般的滋润霜根本不起作用。
昨晚突然收到弟弟的微信,爸爸给我带了玉面油-一种专治手脚皲裂的滋润霜,是老家的特产,大城市无处销售。心里一股暖流经过,无尽的万里远处那一双布满皱纹又关切的目光在我脑海闪现,彷佛漆黑夜晚的明灯,照亮我的心房。
所谓父母子女,亦是一场修行。不是你养我小,我防你老的等价交换,也不是光耀门楣、延续后代的繁衍生息,更不是体现母爱和父爱伟大的文本范例。
毕淑敏在小短文《孝心无价》中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在我看来,这句话完美解释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定位。我们经由父母来到世间,从咿咿呀呀的婴儿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个体,然后离开父母外出打拼,成家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然而每年过年回老家时心里的热切盼望以及与父母打电话闲话家常的时刻,心底涌起的无尽的心安都在提醒我,父母是我心里大山一样的存在,那是自出生之日起就建立起来的依赖感和信任感。
演员高亚麟也曾在一个综艺节目中说:“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一没直面死亡”。听完后心里一颤,猛受触动。我从没预想过,如果我成了孤儿那将是怎样一种心碎,我该如何度过余生。
央视主持人康辉在纪念妈妈时说:“人到中年,像这样的离别本不属意外,但无论做了怎样的心理准备,那一刻,仍然有着太多的痛,太多的不舍与遗憾”。死亡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字眼,因为在父母的身上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期望和等待,我们期望退休的那一刻陪他们老去,期待回馈他们的养育之恩。可在他们远去的那一刻,所有的期望和等待都将幻化一空,我们再也触摸不到他们的皱纹和白发,听不到他们的唠叨和嘱咐了。
成家立业后,我们每年和父母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若将从此以后所有回家次数相加,应该也不会过百。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谁都懂,可是为了所谓的功成名就和事业、生活上的更好的机会,我们放弃和牺牲了陪伴父母和家人的时间,造成了多少遗憾。父母缓慢老去的时光里,满眼的期待和欢喜就是(外)孙子孙女的降生。隔代亲的背后深意也许是恍惚看到了自己初为人母的年轻时代和眉眼间相似的孩子在一代一代传承--生命的传承。
所谓父母子女,亦是一场修行。如果生命的轮回和重启是世代的使命,那么父母和子女应该是彼此人生道路上的见证者。恰如其分的做法就是甩掉思想包袱,扶持拥护对方达成所愿,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那是父母子女的情分和独属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