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金山,有这样一间茶馆,从墙壁、长凳再到手中杯具,清一色乳白;数支细细长长的玻璃管,精密仪器般一字排开,这种“蒸汽朋克滤壶”,原理类似咖啡的法式压滤壶。
乍看之下,还以为又一家Blue Bottle Coffee(蓝瓶子咖啡)范式的西海岸精品咖啡馆;往来其间的顾客与店员,同样与那些咖啡店如出一辙,衣着登样、颜值爆表,举手投足间洋溢着时髦和自信。
这个没有多少喝茶传统、几乎等同于“星巴克”代名词的国度,居然容得下这样一间茶馆。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喝茶。与旧金山遥相对望、全美生活方式风向标的纽约,亦是如此。苏荷区Harney & Son’s的精品茶店门庭若市,而在潮青重镇的布鲁克林,居然也能有间只卖抹茶的茶饮店Matcha Bar,从店堂到产品无不入时,专做此地潮人生意。
喝茶,甚至已经变成这些外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走进全美遍地开花的Whole foods精品超市,茶类货架的繁复程度并不输咖啡:英式红茶、法国花茶、中国茶、日本抹茶到南非路易博士一应俱全,散茶与精品茶包齐飞,功能场景更五花八门,放松、提神、清嗓、排毒、减肥、改善皮肤,甚至连哺乳期催乳都能“对症下茶”,样样不缺。
* * *
与此同时,中国的大部分年轻人,似乎更热衷喝咖啡。
喝茶?还是算了吧。很多中国年轻人对茶,尤其是中国茶,有着一种近乎妖魔化的刻板印象。
你不喝茶,我知道原因。
因为,你觉得茶很老气。茶城那种地方,本就给人感觉“严重老龄化”,投老一辈品味所好、金灿灿的散茶真空包装,市面上多数中国茶馆老土的装修,年轻人自然敬而远之。
因为,茶好像很难懂。有关茶的知识太多太杂,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喝来喝去喝不懂。一整套茶具茶仪的繁文缛节,更让人望而生畏。
也许你对茶有一定好感,但依然不怎么喝。
因为,你买不到好喝的茶。超市里卖的软趴趴、湿乎乎的茶包,什么立顿、Twinings,无滋无味,更毫无吸引力。别人送的茶,好喝是好喝的,价格又贵得离谱,让你自己买,怎么买的下去?其他渠道买茶,喝茶不多的你,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 * *
相较之下,咖啡似乎更简单,精品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超市里也不乏还算“可以喝喝”的挂耳包。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茶和咖啡是很像的。它们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背后不乏有趣的故事,最好的茶和咖啡,都讲究产地、风土、精制方式,冲泡时,水温和水质也同样影响最后的出品……只不过这些年,咖啡的大众消费方式与整体形象,相对更符合年轻人的期待,更平易近人。
即使在中国,喝茶也在越来越年轻化。
你会发现,去茶馆不只是老年人的休闲活动。在上海的张园,杭州的王德传西湖店,或者广州的茶之路空间,来这儿喝茶的,大多是年轻人。
喝茶并不一定复杂。茶盘是必须的么?你是不是需要茶匙茶漏公道杯?和咖啡一样,泡茶有很多种方式,而你只需要寻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一壶滚水,投下一把嫩芽,香气轻扬,晒着春光,抑或饱食无事,在办公室的马克杯里扔下一个单一茶园锡兰红茶包,享受午后的恬静,为自己的忙碌一天好好充个电。
对,茶包,还真不一定难喝。
茶的角色,绝不仅仅是提神的饮料,还有静心的魔力,那些或素雅或缤纷的现代茶包,拆开来时花香四溢,喝起来简单又甘美,何乐不为?
轻松的获得一杯好茶,在很多人的字典里,是日常,更是享受。
* * *
轻松地获得一杯好茶,却并不意味着没有下限。阿庆口中的“珍珠奶茶真好喝”,永远都不能算上“喝茶”,充其量至多是香精和糖。
这点架子,我们还是要端的。
我还想告诉你,茶很美好,还特别有意思。
譬如,不会喝茶的人也耳熟能详的茉莉花茶,制茶时,一层茉莉花一层茶叶,层层堆叠,静置,通过窨香的方式让香气深入茶叶,然后撇去茉莉花,只留茶叶;最后的茶,虽无茉莉之实,却有茉莉之香、之魂。
又譬如,很多人都爱喝绿茶,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传统上绿茶是要收灰的:绿茶炒制好,收入石灰缸中退火干燥,在狮峰或梅家坞的老茶都是四月才出产,收灰一个半月,到五月底才开始喝。这时的龙井,火味消去,香气迷人,不再有燥味,更甘醇可口。
类似种种例子,不胜枚举。
茶,并不仅仅是川音缭绕的龙门阵配角,更不仅是老舍笔下伴着京韵大鼓或评词的香茗;伴着花香果香,那经久不绝的回甘,碧绿抑或湛红的汤色,带来舒展,带来享受。坐听风雨,榻晒艳阳,所需的,不过就是一杯好茶,轻冲猛泡,或淡或酽。
喝茶,是我们所希望能与你一起分享的美妙生活。
现在,你愿不愿意,坐下来和我喝杯茶?
图|部分来自网络©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
精彩,收入到专题《楠天下的太阳花》。👍
同时,欢迎关注我们专题。🌻🌻🌻